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是父母一生最美的遇见,从呱呱坠地到呀呀学语,从姗姗学步到翩翩少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均离不开父母含辛茹苦地付出和无微不至地照料。孩子的成长、成人乃至成才,不仅需要物质养分,更需要精神养分,其中,父母亲的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精神养份中最主要的成分,也是最富含营养的部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的礼物,如果这部分爱打折甚至缺失,那孩子可能出现偏移性发展而产生心理问题,比如强迫症、抑郁症等神经症乃至精神分裂症。什么是爱?如何去爱?这是摆在为人父为人母前最大的命题!只有给予正确地爱,孩子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爱,最早见于金文,写法如右图: ,由“欠”(或“旡”)和“心”两部分构成,“欠”和“旡”都是端坐地上张着口的人形,“欠”的口朝左,“旡”的口朝右,这个张口的人,用右手抚着心以表示“张口告人,心里喜欢”的意思,这就是“爱”这个会意字,秦始皇并吞六国以后统一使用的小篆“爱”,字脚却多了一只向下的足(夊),以表示“爱”是一种行为与行动,反而把字繁化了,繁体字写作“愛”,其本义是“喜爱”“爱好”,意为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后来又引申出“爱情”“爱惜”“贪”等意思来,《说文解字》解释为“行走的样子”,可意为“疼惜呵护对方,为之奔波辛劳”之义。从爱的历史演变和词源来看,“爱”的实质内涵意义,就要从“爪”、“秃宝盖”、“心”、“友”四个组成部分之分别所包含的意义进行分析、解释,个人浅见,自下而上说,任何爱的基础都是友情,因此爱的底部是友,儒家将人的关系总结为“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朋友虽在五伦之末,却是五伦中最重要的,想要搞好前4种的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成为朋友,那么爱的上部,也就是偏旁了,是爫,就是爪子的爪,太形象了,表达爱意大多数还是用手进行的,在头上轻拍,搂肩膀,拥抱,因此手是爱的重要工具,下来,最关键的来了,爱的中间,繁体字是心,说明爱发于心,才是真爱。 爱是无形的,既不是固体,也不是液体,更不是气体,它处于第四形态,是一种能量体,它产生于心,作用于心,可以自由流动,也可以相互传递,爱可分多种,有宠爱、溺爱、无条件的爱,有条件的爱,不同的爱处于不同的层次,也就是爱是有大小的,用爱的能量值表示,不同的爱所包含的能量值大小不同,可分为正负值,在爱的坐标系中,可以心为横坐标,为自变量,以爱为纵坐标,为因变量,心和爱二者之间的关系方程式可以表述为类抛物线关系,也就是不同的心可以产生不同的爱,爱因心而变,“心力”不同,爱的能量值也不同,分而言之,破坏性批评、严“刑”拷打、冷漠等这些“心力”所产生的爱的能量值处于负值,鼓励、表扬、确认、理解、宽容、肯定、合理批评等这些“心力”所产生的爱的能量值处于正值,爱的能量值越大,对孩子的成长越有利,教育孩子产生的效果越明显,当然,不同的心力在同一孩子身上产生的作用不同,同一心力在不同孩子身上产生的作用也不同,也就是心力作用的产生因孩子、技巧和情景而不同,但总而言之,不同心力所产生的爱的能量值的方向值是肯定的,即分为正负方向值,两者的分水岭是尊重,也就是尊重是爱的正确表达的基础,只有在尊重的基础上,心才能打开,爱才能产生正能量,才能流动并传递到心。爱是流动的,可以传递的,那爱通过什么途径传递,在什么媒介里流动呢?爱在管道里流动和传递,关系是管道,爱的能量只有通过管道才能顺畅地输送给孩子,为孩子所接受、吸收、消化乃至转化为成长的动力,也就是说,关系是基础,是前提,只有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只有管道通畅了,才能输送爱的能量,这个是个人的愚见,暂时美其名曰:爱的关系管道理论。 那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良好关是流动的,可以传递的,那爱通过什么途径传递,在什么媒介里流动呢?爱在管道里流动和传递,关系是管道,爱的能量只有通过管道才能顺畅地输送给孩子,为孩子所接受、吸收、消化乃至转化为成长的动力,也就是说,关系是基础,是前提,只有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只有管道通畅了,才能输送爱的能量,这个是个人的愚见,暂时美其名曰:爱的关系管道理论。 那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良好关系的核心是态度,有五种方法:1、尊重;2、真诚;3、共情;4、积极关注;5、接纳;尊重,是指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孩子平等,把孩子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应当体现为对求助者现状、价值观、人格和权益的接纳、关注和爱护;真诚,是指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真挚诚恳,不居高临下,不强词夺理;共情,是指父母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体验孩子的感受;积极关注,是指对孩子言语和行为中积极面、光明面、长处、优点,予以有选择的、特别的关注,强调正面的优点,使孩子拥有正向的价值观。接纳,是指对孩子采取积极的态度,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允许孩子犯错误,允许孩子失败,相信孩子可以做好他自己,相信孩子的潜能,相信孩子,你是可以的,你是行的,相信孩子通过他的努力,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其中,尊重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只有真正地对孩子尊重,相互平等,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对待,才真正地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才有可能让孩子感到自我价值感,孩子拥有自我价值感,才有可能点燃孩子的生命之火,让孩子的生命绽放光彩。在家庭系统中,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组成家庭铁三角,其中,夫妻关系是一条边,是底边,亲子关系是两条边,是斜边,父母的爱通过亲子关系管道输送,父亲的爱或母亲的爱都是孩子成长的需要,缺一不可,父亲的爱输送阳的部分,母亲的爱输送阴的部分,夫妻关系是基础,如果夫妻关系这条边中断,那必然会影响父母双方对孩子爱的输送,可见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在这个铁三角中,不管是哪条边中断或折断,那这个三角形就不稳定,也不稳固,处于不平衡状态,甚至面临三角形解散的危险,也就是爱在这个家庭系统中时静止不动的,即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爱在这个家庭系统中是凝固的,是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的,以上这些也是个人的愚见,暂且称之为“家庭系统三角理论”。正确的爱应该是父母亲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所谓无条件的爱,也就是说,家长爱自己的孩子是无条件的、无代价的,爱他的理由只因为他是你的孩子,换句话说,不论孩子的行为是否令你满意,无论孩子考试成绩好坏,这都不影响你对他的爱,这样孩子相信父母爱自己是无条件的、无私的,他会珍视父母的爱,同时他会强烈感觉到自己被父母爱着,因而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值得别人爱的;爱的正确表达是温和而坚定,温和是针对表达时的语气或方式,坚定是针对表达时坚持的原则,也就是给孩子立的规则,与孩子界定的界限,这些界限或规则是底线,必须坚守而不被随意破坏,爱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高效陪伴和有效沟通中,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生活中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在表达着爱。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受个人过往经历的影响,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受家族集体无意识的影响,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而产生了不同的信念、价值观、思维模式和心智模式,从而在对孩子的养育过程中,都或多或少有偏差,我们应该怎样才能走出教的误区,给予孩子正确地爱,这份爱如何才能满满地充分低输送给孩子,而成为孩子成长的有力动力,这就需要学习和修行,从觉察到觉醒,最后到觉悟,即所谓人生是一场修行!“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爱,让生命绽放光彩,让我们携手共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修行吧!感恩加入北仑区青春健康成长群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相亲相爱,相信我们通过我们的努力,在爱的教育的路上,越走越远,相信我们会从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迷茫,逐渐进入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最后进入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
第28期青春健康家长培训
学员:潘建兴
2018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