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看到个报道特别有意思,介绍芬兰人排队。有一组图片,图片里的芬兰人都在排队,而每个排队人的平均间隔达到1.9米,最近距离也要1.6米之多。
而之前,芬兰广播公司有一档节目,让工作人员去试探靠近那些正在排队的芬兰人,其结果是,排在前面的工作人员朝后面的女子挪了一点,后面的女子条件反射般退后了一大步。这种芬兰式排队,真的令人很尴尬,简直是社交恐惧症排队。
并不单单是芬兰,像瑞典、以及其它北欧国家,陌生人间的舒适距离基本是1.5米,能够忍受的极限距离是1米。他们格外喜欢保持距离,异乎寻常享受独处。
还有篇报道更有意思。讲瑞典单身狗比例之高令人啧舌,不论男女,他们并不愿意聚会,而更愿意一个人呆在家里。如果周末出游,也是一个人背包旅行。去森林探险,也是独自搭帐篷,至多带条狗。
他们走出家门如果发现邻居也在走廊,并不是打声招呼,或者一起等电梯,而是躲起来。。。。躲起来。。。。
简直了,北欧国家简直是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天堂。因为人口密度低,他们文化中不鼓励社交,已经把拥有自我空间当成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把保持安静、沉默视为一种人格中最健康的习惯;可能这些铸就了他们内心柔软,性格多隐忍,不喜欢抱怨。
2
一个人把世界遗忘了,是什么感觉?
是独处的感觉。
以前我是爱热闹的人,聚会、说笑打闹是必须的,一群人呆着,无聊似乎也充实。而每个人的两面性总会在适合的时间适合的跳出来告诉你,“嗨,你的另一面才是你的本质,该回归了。”
于是,我问自己,“什么事都不能自主吗?”“是的。天真未脱离以前,个性是不会来的。”自己说。
个性有天姗姗而来,我混沌着前进,发现独处并不坏,它渐渐磨砺的让人上瘾,独处,会让人上瘾。如果独处用以思考,得到的帮助是,慢。一切生活起居都变慢,越来越慢,慢下来自然有所感受。
感受除了愉悦,还有简单,不端着,不再把自己当回事,也不把别人当回事。自从做了长安城里的芬兰人,干什么都变成一个人,忽然很轻松,很享受。
“匆忙”、“热闹”是始终跟随你的幼稚,而幼稚很容易遭到生活的操纵,它让你焦虑、得过且过、毫无斗志。
如果你愿意花些时间独处,你一定会想明白很多。
钱有时候等于快乐,更多时候小于快乐。
孤独是精神成熟的里程碑,许多人站在碑前,害怕、无助、大声哭,而你是唱歌。
3
大家几乎都忙忙碌碌,家庭、孩子,忙得四脚朝天。唯一的烦恼是钱,理论上有钱就能解决一切。大家基本没时间独处,也就没时间思考,除非思考能换几个钱花花。
心理建设需要独处,这是秘密,也可能不是,为大众所知,只是大众都不想试试。
答案是世间有两种使你快乐的方法,并且只有两种。一种外求于物,一种内求于心。
直白的说,外求于物的最终都以没有好下场告终。
比如你追求的车,女人和钱,快乐总是那么短暂,许多现成的结果是欲望如果不能递增,就是你不能及时配套到更好的车,女人和钱,快乐就不能持续。这就是说钱有时候等于快乐,得到了以后小于快乐。
这么说,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活的像头驴,并且从一生下来就在一条又俗又失败的道路上奔跑,欲望是悬在脑门前的胡萝卜,永远再追,永远追不上。
只有极少的人摆脱了胡萝卜,从驴变回了人,他们追到了“快乐”,并且与“快乐”一起行走,说起来方法也简单,就是内求于心,就是降低欲望的匹配。
比如窦唯,一碗面,一辆自行车,一间摆满乐器的房间,人家就能快乐。
比如王朔说他不需要从社会汲取更多,他什么都不要,不要名誉,不要富贵。而当一个人什么都不要,他就牛逼,就什么都不怕,因为无欲则刚。
所以不快乐是我们的日常,我们都挤在欲望的路上艰难行走,并且被另一条路上找到快乐的寥寥几人嘲笑。
当下,你似乎与我一样有点明白,又似乎明白的不彻底。而我们都应该相信苏格拉底,他说:“你需要的越少,你越接近神。”
钱是多好的东西,快乐的人却说,精神更好。
4
始终保持精神愉悦是超越物质,更高一层次的追求。
再说用热闹排遣孤独。热闹排遣孤独这样的事,挡得住一次,你挡得住一次次?
生活大师松浦弥太郎,“任何一个有追求的人,都应该是享受孤独的悦己者,你的爱好,你的生活方式,都是为了取悦自己,不是为了炫耀和交配。”你没多少钱,没关系,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生活是智慧。
独处能挖掘智慧,独处的状态,就是你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而人最大的敌人是“别人”,成天活在“别人”的嘴和热闹里,不得安宁。
小时候,自己还是小朋友,会害怕一个人没有伙伴,孤单又绝望。长大后运气没准还会差到家,那就试试勇气。有的人会勇敢的一个人行走,有的人却停止成长,他是一个大人了,而思想仍缩在小朋友的壳里。
请记住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人是“我”,一辈子山高水长,走到最后只剩你自己,孤独将如影随形。你为什么不想要它,它是你的朋友,真正的成人礼。拆开礼物,你看,卡片上写着,“请在顺境中善待别人,逆境中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