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Day5

你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本书介绍生活态度取向有4种:安逸型、控制型、取悦型、力争优秀型。每一种取向促成的行为往往造成与初衷相反的结果,例如一个试图取悦孩子的人可能讨不到好,因为他忘了查证这是否符合孩子的最大利益;想要安逸的人可能造成更多的压力,因为他们在当时避开了一些似乎会是他们不舒服的措施,但因为孩子只会提要求而不懂得合作,这些父母将来会遇到更大的麻烦或压力;那些认为自己必须控制的人,往往会在孩子反叛时招致批判和羞辱;那些为了避免无意义的生活而力争优秀的人,可能得到最无意义的结果,他们的孩子已经形成了无能为力的感觉,或者会追随父母的脚步把一生都耗在证明自己上。

不论哪种生活态度取向,关键在于其主要动力是为了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然而,正像那些为了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而做出错误努力的孩子会选择错误一样,大人也会因为选择了“错误”的方式而适得其反。我们“行为不当”,并且会在我们与孩子的关系中造成疏远,而不是归宿感和价值感。

R君是属于控制型的生活态度取向,育有一对双胞胎儿女。正是因为他严重的控制型取向,造成一对双胞胎兄妹形成两个极端的两面。起初我很纳闷,为什么在一个家庭养育的两个孩子会形成这样极端的两面,用R君的话来说她们家一个学霸,一个学渣。在R君的严重控制下,正上五年级的儿子严重叛逆、厌学、经常挨打。而妹妹却显得乖巧、懂事、成绩又十分的优秀。R君也一直引以为傲,经常会拿妹妹跟哥哥对比。一次聚餐的时候,我亲眼看到妹妹在妈妈面前堆满笑容的脸在转过身的那一刻立刻笑容全无,当时我的背后一阵发凉,是什么样的问题让这幼小的孩子有这样的举措。在妈妈眼里如此优秀的女儿,就是以这种讨好型的生活取向来获取生存资源,活得如此不真实,哪来的幸福感?

所以我们不要小看我们的一言一行,或许你的某一个动作或者某一句话,就成了孩子人生蓝图的那重重的一笔。幼年时的决定造成的结果影响着未来,想到医生行为的蓝图,是有一个三岁的孩子绘成的,我不禁惊悚万分!是的,让自己变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我们时刻要懂得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调整好我们的生活取向,还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14天 171229心得 001关于娇纵 今天晚饭后,女儿的同学要去玩海洋球。她父亲以时间短、不卫生等理由拒绝她...
    Fanny读书阅读 2,967评论 0 4
  • 今天阅读了阿德勒的基本概念 阿德勒推崇目的论,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所有的行为都是以这个为目的的。我...
    Luyect阅读 2,656评论 0 0
  • 译者的话 1、我为 什 么要翻译这本书 、 这本书包括帮助孩 子停止不当行为的实用技巧 ,以及教给 孩子们自律 、...
    天予Eunice阅读 8,635评论 0 3
  • 难得有机会和小姐姐单独相处一天,当妈的就想着法儿想要调教调教她(老母亲的姨母笑) 耐心真的是面对孩子的必备素质 和...
    鱼儿麻麻Rita阅读 949评论 2 2
  • 《正面管教》 荐 语 不知何时,声讨“熊孩子”就成了社会的热议话题,重点不在于熊孩子的各种“作”(各种破坏公物,...
    Linda没伞的女孩阅读 5,397评论 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