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经历了美国第一波疫情的居西雅图的侯医生,接到电话,询问能否四十八小时内志愿奔赴纽约?
四月初的纽约,战况惨烈。从那边华人护士传来的消息是:“谢谢你送的保护服”,“谢谢你们对一线医务人员的帮助!那些N95 ,是我此生中收到最贵重的物品!终生难忘!”,“许多同事感染了”,“N95 一个用五天”、、、现已康复的我的教授朋友,不幸染病,居家隔离最重的时候,写了遗书。
身为空军预备役中校的全科医生侯医生,仔细与太太商量后,放下西雅图手中诊所的业务,毅然决定加入第一批志愿队,前往纽约市重灾城市医院。此时已知新冠病毒生存时间长,传染力致死率远高于流感,造成武汉和意大利大批医护感染,有些不幸去世。去纽约重灾医院,在我看来,不仅是救死扶伤,更是经历一场生命的洗礼。
记得医护春节晚会上,由华盛顿州华人医生组成的‘小虎队合唱团’,高歌前南斯拉夫电影”桥“的主题曲 ”啊朋友,再见“。作为医护家属,我见识了被学医耽误了的主唱之一的侯医生。不过总觉得小虎队更像老虎队。
得知侯医生的壮举后,老虎队以及华人社团连夜凑齐最好的口罩和个人保护装备,一位本地在高度危险的养老院任职的朋友,捐出一箱宝贵的防护服助战。
空荡荡的机场,这位三十多年前,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的医学老将,拖着一箱行李,和一行战友保持六尺距离,上了空荡荡的飞机。没人送行。
此时的西雅图,满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冷冷清清的街区里,只有满街系在树上的紫色丝带,点缀苍凉,随风飘送对医护人员的祈祷和敬意。在纽约客远离曼哈顿避疫时,一群白衣天使,凭一腔热血,一身医技,奋勇逆行,飞向千里之外躺满传染病人的ICU,搏击看不见的魔鬼。
这注定是一场奉献之旅,无怨无悔。
暖心的是,十几个老虎队的医生,重新填词,居家献唱,赶制一首他熟悉的电影‘驼铃’主题曲:‘送战友’。
送战友,踏征程,
3M口罩戴脸颊,
耳边响起驼铃声;
路漫漫,雾茫茫,
医学生涯逢大疫,
驰援纽州义无辞;
战友啊战友,
亲爱的弟兄,
当心新冠还猖狂,
一路多保重。
视频在西雅图华人圈刷屏之际,正是侯医生和战友们在纽约奋战之时。他开始专收新冠病人,后来管理新冠病房。早出晚归,时时受到感染威胁,压力山大,饱受心理体力煎熬。这个五口之家之主,现在是病房之主。回到旅馆,筋疲力竭,无暇与太太寒暄,只在微信里潦草几句报平安。没有他的消息,我只能为他捏把汗和祈祷。一日在ABC热门新闻里惊见他身着军服,对着采访镜头冷静地说了三秒:团结起来,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役。
这场史无前例的战役还要打多久,无人知晓。啊朋友,渴望再见!家人在等你,同事在等你,老虎队在等你,等你凯旋!
此文刊于美国中文报【世界日报】【征文】康复与希望 2020年5月13日,被改名为:我的朋友请保重!
照片由侯医生夫妇提供,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