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结束,返程途经眉山。本来打算直接转车到达成都,但是,当我真正踏入眉山这片土地时,终还是舍不得匆匆离去。停留,不为别人,只为东坡。
去年七月,我第一次走进眉山,走近苏轼的故居。从此,我爱上了眉山这座小城,今日,再次走进深爱的苏府,只因不能轻易错过心中的爱。慢慢行走,思绪穿越时空,在幽静的苏家园林寻找历史的足音,每到一处,处处洋溢着厚重的历史气息。时光荏苒,然而,岁月留下斑斓的印痕,历史的绝唱依旧动听。我醉了,醉得很深。当我走在三苏塑像面前时,我仿佛看见他们仨正伏案书写经典诗文……
我常以为,莫名崇拜是一种轻浮的行为。然而,不知何时,我爱上了《水调歌头》,爱上了‘’人间有味是清欢。‘’爱上了苏轼。我安静地伫立在苏轼雕像前面,静默,磕头,只为传达心底的虔诚和对他传奇一生的顶礼膜拜。
雨,越下越大,我和儿子在苏府屋檐下闲谈。儿子说:‘’老爸,你觉得他们谁的名气大?‘’我说:‘’其实,他们名气都很大,可能后人更喜欢苏轼吧!‘’儿子想了想,说:‘’意思就是儿子比爹的名气更大。‘’我笑了笑,说:‘’这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儿子不解,我给他解释这句话的意思,他终于明白了。
雨,终于停下来了,我和儿子走进了一片林中。路上,儿子突然说:‘’如果我长大了,各方面超过你,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我笑着说:‘’对啊,你要努力学习!‘’走着走着,我们走到了一座亭前,观一池荷花。儿子说:‘’这个地方肯定很好,出了这么有名的大诗人。‘’我摸着他的头,说:’’这叫人杰地灵……‘’
我和儿子在苏府走来走去,雨停了,我的思绪无法停下来。当我们走到门前时,儿子说:‘’到出口了,回去吧,下次再来。‘’我说:‘’儿子,你知道吗?我特别崇拜苏轼……‘’随后,我们走出了苏府。
买票,上车。当列车驶离眉山时,透过车窗,我仿佛看见苏轼向我挥手告别的身影,大声地吟诵‘’此生漂泊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出走,是为了更好地归来。走近苏府,不负此行。这,又何尝不是美好的人生旅途呢。
7.16于眉山至成都高铁上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