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写公文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到言简意赅而又言之有物呢?梁实秋先生曾说:“文学作品无不崇尚简练,简练乃一切古典艺术之美的极则。”其实这一点也适用于公文写作,因为简洁正是公文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也就是说言之有物,短文长看;言之无物,长文短看。对于公文来说,应做到立意精辟,结构精巧,材料精当,叙议精到。要做到这几点并不容易,须得下一番功夫。老白就简单介绍以下几种技巧,让你的公文更具说服力!
一、明确目的,抓住重点,开门见山,直陈其事
在进行公文写作时,首先要明确写作的目的和重点。这有助于你筛选关键信息,剔除无关紧要的细节,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撰写公文,不必像文学作品那样,还需要做个铺垫或者设置谜题,引人入胜,我们只需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写明公文的主要内容即可。
例如:“《实施意见》的出台,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营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环境的必然要求。《实施意见》的出台,就是通过建立健全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激发优秀企业家精神的政策体系,给企业家吃下定心丸、注入强心剂,让企业家轻装上阵、放手发展。”这种写法就开宗明义直截了当地点出《实施意见》的重要作用及意义价值。
二、使用短句,突出重点,精简语句,言简意赅
短句子的优点在于能够迅速传达信息,使读者易于理解。因此,在公文写作中,应使用短句子来突出重点,使文章更具可读性。在写作过程中,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句,避免使用冗长复杂的句子。此外,要确保每个句子都包含明确的信息,避免出现歧义。
精练语句,即斟酌、精练词语和句子,这是提高修辞技巧使公文语言简洁凝炼的基础性问题。语句不精练,就不能以少驭多,言简意赅、准确严密地表达,以致词语重复累赘,句子杂乱无章。尽可能地使用短句。公文写作要“精于炼句”,力求“意则期多,字唯求少”,而炼句的重要一方面就是“炼词”。炼词就是要使公文语言精确,有分寸感,力求贴切、恰当。长句由于句子成分复杂,限制和修辞语多,就显得繁冗,读起来比较费劲。因此,公文写作应尽量使用短句。
例如:当撰写报告、交代问题时,尽量使用陈述句,将问题表达清晰;当布置任务,传达精神的时候,应尽量使用祈使句,动词开头,说明具体怎么做。换句话说,上行文应尽量使用陈述句,下行文尽量使用祈使句。而对于描写的句子,带有个人感情的疑问句或感叹句应该尽量少用或不用。
三、利用标题,概括主题,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在撰写公文时,要精心设计标题,使其简明扼要地概括文章的核心内容。一篇文稿有主标题、副标题,有次级标题、小标题,还有主旨段、主旨句,这共同构成主题的完整表现形态。标题是为主题服务的,它呈现主题,细化主题,使主题贯通全篇。长期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员都有这样的体会:写文稿相当大的精力是放在标题制作上的,需要反复琢磨,反复推敲,反复修改,才能更好地概括主题。
除了标题,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也是公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撰写公文时,应将主要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起来,使文章结构清晰、条理分明。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您的观点和思路。
例如,在撰写一份工作总结报告时,您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或重要程度来组织内容。首先概述工作目标和计划,然后详细介绍完成情况、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最后总结成果和经验教训。这样组织文章结构,可以使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工作情况。
四、平实流畅,明确语意,凝炼句子,化繁为简
所谓平实,就是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语意实在。公文重在实用,指导工作,所以在语言运用上要力求朴实,直陈其事,不要拐弯抹角,含蓄隐讳,故弄玄虚,也不要刻意藻饰、渲染、铺陈。同时,要注意避免语法错误,使公文通顺流畅。一是要平铺直叙。二是要明白晓畅,既不含蓄,又不意在弦外。 三是慎用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术语。
凝炼句子,化繁为简是公文简洁、精练的主要方法。怎样凝炼?从实践来看,主要是删繁就简,删长就短,删空就实;缩多为少,缩泛为要,缩粗为精。删缩的基本原则是“字少意多”。应当注意,删缩时不能违背文法,不能删掉必不可少的词语,不能不顾文字的明确性和生动性而一味地删缩。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明明是事情干了很多、想法也很多,但一旦动笔的时候,究竟要写什么,常常一二三四说不清。这个时候,要有学一点“大老粗”,不要在细节上过于纠结,面对一堆风格各异、参差不齐的素材,要跳得出来,善于化繁为简,把零碎的变成系统的,把松软的变成紧凑的,把展开的变成概括的,真正把“内核”写出来。古人说“文约而事丰”、“大道至简”,讲的正是这个意思。如果还是觉得自己畏手畏脚、放不开,不如就喝点酒、壮壮胆、“豁出去”,没准效果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