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把“朋友”加上引号,是因为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在刚开始就知道谁谁很奇葩,很多人原本觉得和某人相处得挺好,突然因为什么事情,让人觉得TA原形毕露,再也当不起“朋友”的名号了。
如果本来联系就很少的人把你弄得火大,你可能还觉得没什么,放弃无用社交就好啦。可是如果是寝室里的同学,一起工作的同事,合租屋子的室友,也让你觉得很奇葩,那该怎么办呢?
一、冷战or吵架,关系闹僵了的原因
闹僵关系,基本就是这两种方式,有人的怒气值迅速升到顶点爆发,有人选择的是冷暴力。C.C.大学的两个室友曾经狠狠地吵过一架,“狠狠”到什么地步呢?就是开着房门,两个人嗷嗷喊的那种。
起因也不是什么大事,室友M的妹妹来北京找工作,说好过了适应期就可以住公司的房子,先住我们寝室里。但是室友Y特别不喜欢有外人住进来,M之前又没问过她的意见,表示了两次不满却没得到M的行动回应之后,直接告诉了楼管。阿姨上楼来查人,一场骂战就爆发了。
我一向都觉得,碰上这种民事案件(……)想不和稀泥,必须想想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个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比如这件事吧,拿那个经典的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就能解释。
(敲黑板)小知识:归因理论是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行为结果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但在判断过程中,人们总爱犯归因偏差的毛病。
晦涩的定义解释我就不给大家粘过来了,简单地说就是,如果自己成功了,我们会觉得“天辣,我真是太厉害了!”这种肯定自己能力的想法。如果自己失败了则会找“对手太变态了/考试题太难了/环境太差了……”各种客观理由为自己开脱。
而看待别人的成功恰恰反过来,别人成功了,我们会觉得他运气好;失败了呢,就觉得他能力太差了。
归因理论常常用来解释工作上成功或失败时人们的心理活动,其实在情感方面也可以用它来解释。就像一道连线题,我们习惯于把“好的东西”和“我”连起来,而“不好的东西”就是“别人”的。恋人吵架时也是这样,我们都记住了对方所有的缺点,以及我们对对方有过多少的好,才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积压成争吵和指责。
两个室友也是这样,M觉得我妹妹来找工作,只不过来住一段日子,你就处处都看不顺眼,以前的同学情谊都去哪儿了?而Y觉得,学校宿舍本来就不让外人进来,都已经住这么长时间了,总打扰睡觉的你知不知道!
吵架之后两个人没再说过话,C.C.倒是因为这件事发现,冷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前面说的归因偏差,大家都在推卸责任,没人发现自己的错误,都不肯让步,自然变成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第二也是归因理论当中的一个分支,叫自我妨碍。
小知识:自我妨碍是说,我们会采取一些能让失败原因外化的行动,来回避因为不好的表现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有些学生考试前不好好复习,得了低分也可以和别人解释说“这是因为我之前没复习啊”,毕竟这样就没人怀疑他智商有问题了嘛(真是好讨厌这样的人,忍不住毒舌)。
就算吵架双方意识到了自己哪里不对,也碍于面子不肯先道歉,还给自己制造了种种困难和理由,说服自己继续维持冷战的状态。
比如Y在吵架之后得知我和M说话,还很愤愤地说,“你就不应该和她说话,谁先说话就证明谁错了。”在听我劝说“想想自己有什么不对”之后又说,“我是能反思自己错误的,但是她吵架的时候骂了我妈,我是不会原谅她的。”
二、吵架之后,对方传播关于你负面信息的原因
在论坛上总能看到这样的故事:分手后的渣男,或者曾经以为是好朋友的人,把自己的各种缺点糗事编成段子到处撒播。当然也是很让人愤怒的事情,不过还是那句话,不想和稀泥,得想想背后的原因是什么。C.C.觉得这种心理就是受害者心态。
小知识:这可和经历灾难后人的创伤心理没关系,而是说人的一种不健康防御机制。有这种心态的人会觉得世界对他不公平,自己很可怜,但我想说的重点是:一些人会利用它来骗取别人的安慰和同情。
谁都知道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不好,但他们依然这样做了,因为受害者心态让他们可以安心做坏事,带着一种“我弱我有理”的嚣张。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安全感是什么,学生给父亲打电话,说寝室的同学都排挤我。爸爸说,你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好,别人才排挤你?TA闷闷不乐地挂掉电话,再打给妈妈,听到同样的话,妈妈给出的反馈是:他们太差劲了,敢看不起我们家孩子!文章说,你看,这就是安全感。
——诶?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这哪里是什么安全感,这是你未被爸爸满足的受害者心理,终于在妈妈那里得逞了。
的确,受了委屈之后我们习惯性地找人倾诉,不过倾诉的过程里,我们会有意无意地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对方,目的就是想让倾听者能和我们一样同仇敌忾,“那个奇葩是不是三观有问题?”
有句话说,别人说你“三观正”你别高兴太早,那只是你们这次的观点恰好统一而已。更何况你复述的事实,是你带了主角光环的故事。
受害者心态是我们从小习得的,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孩子考试没考好,在外面晃荡不回家。因为他知道,在家长在急疯了以后再回去,得到的会是妈妈安慰的拥抱,而不是因为成绩差的责骂。
长大之后,我们发现没有人能像妈妈这样包容我们的受害者心态了,所以才发生我们宁可扭曲故事,也要别人把我们当成“受害者”的事情。
三、道理你说了这么多,可我还是很生气啊,怎么破?
你可能觉得我啰里啰嗦一大堆,但是并没有什么卵用的样子。好吧,我这儿有三个方法供你参考。
1 找到愤怒的根源
第一个方法的使用姿势就是上面的一大堆,心理学发展到现在,有什么猫腻儿心理是它能不解释的啊。你可能觉得,我都在气头上了,还有心思分析心理学吗?
C.C.是发现呀,很多人生气气不到点子上,只是单纯地觉得心理不舒服,但并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愤怒只能靠充当受害者骗取别人同情,或者依靠时间来冲淡,但是如果你明白背后的原因,再发生同样的事情,你不会再做一遍无用功,一个坑掉进去一两次就够了,次次都往里跳你是抖M吗?
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找根源不要过于笼统,要关注过程和细节,而不是结果。如果你只把原因定位在“我生气因为TA太奇葩了啊”,这种概括性的话只能让你撒撒气,对提高认知并没有帮助。
2 老生常谈的换位思考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说,没有罪犯觉得自己有罪。同样,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是个奇葩,也没有人会为了奇葩而奇葩。换位思考虽然老生常谈,但就是有很多人做不到。
多想想“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怎么做”,无论什么时候都有好处。还是比如室友吵架的事情,如果我是M,我妹妹来学校附近找工作,北京的旅店又那么贵,让她来住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我是Y,我本来就很讨厌和外人同住一室,而室友又是未经过同寝人的同意就把外人带进来的,我会生气得闹到楼管阿姨那里也显得情有可原。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C.C.发现很多人都是“假性换位思考”,因为TA们会把大前提直接否定掉。比如,我根本就不会把外人带到寝室来,或者,我本来就不讨厌外人住进来啊。这样的换位思考是无效的。
3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失控”,和“控制”相对应。比如你和朋友吵架了,你觉得道个歉就能和好如初,如果朋友真的如你所愿,接受了你的道歉,这就是可控的事情。但如果朋友不接受你的道歉,执意要和你绝交,这就是失控的事情。
吵架和冷战,对我们来说无疑都是失控的,而面对失控,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曾经提出过一个“森田疗法”就是解决它的良药。那就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意思是说,当你遇到一些失控的事情时,要努力接纳这些不如意,同时继续做你能做的事情。
发生吵架这种事情,C.C.觉得除去少数几个特别作的情况之外,双方都是有错的。你要是真想解决这些状况,首先你自己要先冷静下来,而“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恰恰是最理性的心态。
最后,我改了一下著名德语诗人里尔克(Rainer Maria RiYke)的诗,当作我成年之后的交友守则:
我把每个人都看成自己最重要的人,但同时我也知道,TA根本无关紧要。
你已经长大了,有选择谁可以站在自己身边的权利。
【End】
我想做一个合格的生活观察者。
什么意思呢?就比如面对病人时,医生显得很冷漠,因为他早就看遍了各种病痛,习以为常。他的职责是准确地作出诊断,而不是对病人表示同情。病人需要同情,但我要做那个握着手术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