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新一期的奇芭说让我深有感触,到底我们该不该合群,我如果在现场的话,我肯定会选择颜如晶这一方的观点,她说“不合群,只是表面孤独,合群了就是真的内心孤独。”
或许,这是我个人经历有关吧,从小,我永远都是一个不合群的人,因为,我怕那个和我一起组队的人会输,也不希望自己是拖后腿的。
小学的时候,我就拖了一次腿,我记得那时,英语老师在上面出题叫每个小组上来,作为代表,而输的那一组要给其余三组,每人一个英语本。我看我们组的人都没举手,我就举了下手,原本以为,老师会给我一个会的,但是没想到的是,老师就给我一个最难的,而且,我一个词都拼不出来,就傻傻的站立在那,望着下面的同学,他们个个都是嫌弃的小眼神看着我。
“你不会,就下来,不要给我们组丢脸了”台下的一位同学满脸的嫌弃。
一听到,他的这句话,我觉得,我已经给我们组丢脸了,我灰溜溜的走下台下。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不合群了,也想不参加一些所谓的活动,每次,只要有群体活动,我都不会去,我想说的是,不是我不合群,也不是我不想给我的群里,带来成功,但是,我真的不想愧对自己的内心,所以我选择了不合群。
2
我的舍友曾经和其他的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如果,哪一天我们这些人中把霄哥带坏了,那我就请他吃一个星期的饭。”
我笑了笑“是啊,如果,谁把我带坏了,那我真的佩服他,可是你们带不坏我。”
是啊,他们带不坏我,不是我意志力很强,而是我没法委屈自己的内心,去选择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去选择了妥协,因为他们觉得,这些是社会的潮流,比如,抽烟喝酒,但他们没想到的是,你跟在一些自己根本不喜欢的群里,会舒服吗?
就像,有一对朋友用自己的家乡话,在对话一样,你会上去插一嘴吗?我想不会吧!因为,你根本听不懂他们再讲什么,如果,你要上去插一嘴的话,那么你是靠猜还是听语气啊。
颜如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迎合是最简单的合群。”
3
奶茶在打这道题辩论的时候让我哈哈大笑,他说“有句话非常适合今天的话题,我不合群我要不要改,不要改,因为俄罗斯方块告诉我们你合群了,你就消失了,以前那些街舞和摇滚都是被人称为流氓。”
如果,不是他们的不合群和坚持,那么就不会看见现在的街舞和摇滚。
从我看奇葩说以来,我很赞同熊浩老师的一句话,非常感人,“我们要敢于点起在黑夜当中的哪怕唯一一支火炬,因为微光会吸引微光”我想反驳的是,各位想一想第一个点起的火炬的人不就是当时被称之为不合群的人吗?
当打到这里,马东就问了台下的王菊“你生活当中你是一个合群的人吗?”
“曾经不是,现在是,因为我待的群体变了,我觉得我最不合群的时候,可能是大学的时候,我就觉得我好多的想法,我的喜好跟我的周围的人不同,我觉得我不太受欢迎,然后就努力的去学习受欢迎的女生,她们的穿着打扮是怎么样,她们的言行举止是怎么样的,然后模仿了一段之后,发现,我也不像她们,也不太像我了,对,然后后来觉得可能不是我的问题,也不是她们的问题,是我硬要挤进去的群体有问题,不能说有问题。”
“那你现在改变了?”马东敲打着木鱼。
“没有,我换了群体。”
其实,我的周围也和王菊一样,没有人和我一样有共同的爱好,但是我会和王菊一样,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群体。
我们要问自己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委屈自己去适应社会的潮流呢?就好像一种感觉一样,外向的人看着比内向的人开朗,但是谁都不知道,别人是否真的,内向还是外向,可是唯独一点,只有自己需要什么。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改变呢。
曾经有那么一个故事,我拉了一个微信群,假如我把我爸和我妈,拉进群里,但是我有一天不开心,我把我爸妈都踢出去了群,可是群还在,我相信不是微信系统的问题,而是一个人也是群。
高晓松在打完辩题说了一句让我感同身受的一句话,那就是“一个人坐在餐厅前点几个小菜和一本纸质的书,不是很美好吗?这就是我向往的。”也是我向往的。
所以说,我们不是该不该改不合群,而是我们是否可以遵循你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