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任务:
1. 收听晨间导读:于一场辩论中看自我修炼
2. 阅读《心理学与生活》十六章
今日感悟:
- 有关自我觉察:
对于昨天的打卡任务,听导读的时候挺有兴趣的,很好奇论战的情况,看完大咖们的论战内容,就思绪万千了,感觉好多想法不知从何处理顺,然后就去看电影了......(对,你没看错,去看电影了,我的拖延症......)11点回到家,磨磨蹭蹭,12点坐到书桌边,内心好纠结要不要打卡,写点什么呢,翻看大家的打卡内容,又看了看论战内容,最后打卡时间是凌晨2点半。
回想昨天打卡的整个过程,对于新的方式,我是乐于接受的,内心还有些跃跃欲试,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怂了,逃避面对和思考,等到避无可避, 必须做出上或者不上的选择时,回想之前就算有敷衍都没有断掉的打卡,我决定上。
有关拖延症的问题,我早有觉察,我尝试过一些方法应对,比如写手账,每天列to do;给自己定deadline,完成后奖励自己,但最后都无疾而终。现在看,这些都是战术上的一些改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的内心有一个懒散的自我有意识的放任自己,不知道这算不算自我放逐。但我知道这样不利于我的发展,有时想想未来,自己会有危机感,不能这样放任那个懒散的自己,每当这时,内心另一个小斗士苏醒,两方持续周期性的战斗,小斗士却从来没有胜利。
有时候想想,大家常说的一句:道理都懂,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有些难过。
- 有关自我接纳:
对于自己,我的接纳程度50/50,对于那个努力的自己,我很喜欢,那个懒散的自己,我有些挫败和愤怒,所以以前会周期性的状态抑郁,自我厌恶,什么事情都不想做。现在状态好多了,有什么想说的就写手账,开头可能是批判,后面就是关爱了,结尾就和解了。自我接纳是一个需要不断跟自己对话的过程,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
- 有关中立立场:
对于中立立场是对自我的挑战。当我听到或看到一个事件的时候,会有本能的反应,反应基于我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而本能反应的不光有认知还有情绪。昨天在阅读论战内容时,看一方的观点时,脑袋里各种反应:嗯,有道理;咿?是这样吗?文章看完,大脑有了一个初始的判断。这个时候,另一个声音叫停自己:不忙下结论,我们看看另一方如何辩?我的理解是想要保持中立立场,大脑中的另一个声音十分重要。它需要及时的出现调停,让大脑多些思考,深入那些与自己认知冲突的观点,进行觉察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