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美凤,家有3个分别处于小学、幼儿园、婴儿阶段的孩子,因为养育孩子,所以特别喜欢探索女性自我成长和多子女家庭孩子的养育困扰,喜欢分享对生活的觉察、思考及育儿的体会,这是我的第164篇文章,连续日更第62篇,希望我的每篇文章能带给你一点点力量、一点点启发。
昨天早上,我5点多起来练习瑜珈,我婆婆也起来,一直到晚上12点才睡。
整个一天,她杀了一只鸡,炸了好几大盆的圆子,还有好大一锅卤料,当然还有一日三餐。
一天之内说了好几次“我很忙,从回来到现在,每天都是这样呀,饭都没好好吃一顿。”
确确实实的,因为忙其它的,正餐都没好好吃,而且一整天都没休息一下,哪怕是短短的午休也没有。
大姑子和她们的孩子也在家,是婆婆的好帮手,这一天的,婆婆把大姑子呼来唤去的,叫大姑子做这做那的,有时候对大姑子说话的口气很不好。
看着婆婆这样,我真的是很不能理解:为什么过个年,要把自己搞得那么累,日子是为自己而过的呀。难道自己不可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过年吗?自己不可以拒绝一些不想做又不一定要做的事情吗?
婆婆每次要过年前,都会说:好怕过年,要不停的煮煮煮、洗洗洗。。。家里又冷,真的好怕过年。
可是一到过年的这段时间,依然是重复去年的模式。
其实我看了她这样,也觉得好累好沉重,一点都体会不到过年的快乐。
这唤起了我很多的情绪,浮在表面上的是愤怒,为什么要搞那么多,自己一家人根本吃不了那些,还把自己搞那么累,可是一日三餐却准备得那么随便,对自己也那么随便,那么不爱自己。
可是愤怒下面还浮现了一丝亏疚感,觉得自己并不想帮忙,也无法心安理得的享受玩耍和放松。就是那种别人那么忙那么累,你敢放松吗?你敢一个人快乐吗?这显得自己很自私,可是内心里自己最想要的是放松。
而且因为婆婆是这么累准备出来的实物,我连吃的时候都无法心安理得。
今天在冥想时,我问自己这种感觉是不是很熟悉?
是的,我想到了,我妈妈也是这样 ,越是过年这种想放松的时候,他们就越忙,他们忙,还要拉着你一起忙,如果你不帮忙,他们就会说你自私,自己累死累活的,你却一个人在那儿玩,你好意思吗?
这会激起我们很大的羞愧感,对自己很大的评判,真的觉得自己是自私的,可是内心深处的需要呢?作为孩子的你,放假了、过年了,真的是最想要放松了。
可是,这里还不只是想要放松的问题,更深层次的是,我看到妈妈做这些事情并不快乐,满脸写着不开心与疲惫。我看到了妈妈做这些事时是一种责任,是做给别人看。
真的,我对做给别人看这点太讨厌了,现在我也常常和先生说:日子是过给自己的,面子没那么重要。
当然我想妈妈也不是全部不快乐的吧,比如她看到家里经由自己的手弄得很干净,自己做出来的美食孩子们那么喜欢吃,心情也会很舒畅吧。不过妈妈的快乐总是那么的隐晦,或者已经被疲惫覆盖得看不见了。
每当看到别人说全家人一起贴春联、准备年货、大扫除等,很快乐。我好像从来没有感受到快乐,童年过春节对我而言,快乐是过年可以不要再听到父母的指责、唠叨、命令,可以尽情的玩耍,这才是让我快乐的事,而那时候的快乐还不可以大张旗鼓,要小心翼翼怀惴着,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发现,就没有了那样。
我知道,我真正渴望的是,过年的时候,家人之间可以多留一些时间坐下来说说话聊聊天,而不是不停的在厨房忙呀忙。如果我们享受做这件事本身那就去做,如果不享受那也是可以不做的呀。
我在乎这种家人之间的放松感、连接感,当然食物也重要、家里干净也重要,但显然我的妈妈们,更重视后者。
写到这里,我的愤怒好像没有了,我清楚的知道自己内心的需要,也清楚的知道,现在的我有资格、有能力满足自己。同时也清晰的看到那是婆婆的需要,婆婆的选择,她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哪怕负责的后果就是那样(很累很疲劳很害怕很烦躁)。
看见了这些,我才真的有能力去向婆婆、妈妈表达,我可以适当的关心他们,也可以适当的帮忙分担,这时候就真的没有情绪了。
喜欢这种向内的探索,那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需要,如实的表达自己,就不会攻击到别人,也是真正为自己的需要负责。
后记:
我把这个发到了瑜珈群,绿艳老师的回应让我看到了更深的部分,也分享给大家!
绿艳老师说:是的,看到別人的付出和需要是需要更大的內在空間的,如果我們自己都忙于自己的情緒,当然就沒能力給婆婆和妈妈什么了。看到她们的美德,学着适時地站在她们旁边说说话,对她们的付出给一个及時的回应是对她们很大的支持了。
妈妈们有他们年代的印记,她们的年真的是要很忙碌和食物丰盛,我们要学着享受。
我们有時候只是需要培养一些些同理心。好比你要带娃去参加各种活动,你的婆婆不也觉得“沒用”“浪費時间”吗?而你需要的仅仅是你的婆婆看見你为娃们做的。就是“被看見”,用心去看。
当我們可以同理別人的時候,就可以看見她們的付出,你可以滋養她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