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养育孩子应与孩子发展水平同频同调

一位朋友谈起自己7岁的孩子是,满脸的愤怒:9+4=13  4+9等几都不知道,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真是笨死了。

是的,如果一位30多岁的成年人,不会这道数学题,我们确实可以认为这个人在这方面有点笨。如果说一位7岁的小朋友不会这个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小孩守恒的思维概念要到八九岁才能建立。这道考察守恒能力的数学题对7岁的小孩来说确实超纲。

温尼科特在一篇文献资料中说:妈妈在婴儿出生后总是与婴儿的智力发育,反应水平保持无意识的一致。这样她就可以凭借本能与各个不同智力,不同发育水平,不同个性的孩子保持心灵的沟通。

等孩子长到一定年龄,有了自己生存的能力,妈妈的角色才逐渐从无意识退出。开始自己新的生活。

妈妈的无意识照料与孩子发育水平同步发展,既不快,也不慢,始终与孩子保持同频同调。

这种根据不同孩子,不同性格,不同智力水平而做出的不同养育行为是一种本能。这样的妈妈养育的孩子,虽然气质,性格类型,发育水平等各有快慢,但是孩子的自信和潜能会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因为即使这个孩子一开始发育慢,这位优秀的妈妈也不会让他感觉自己是一个笨小孩。也不用超能力的成长来迎合家长的需求。

当我们面对一个7岁的小孩,我们就把自己调整到7岁左右来要求他。

如果我们坚持按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那么这个小孩在我们眼里,在他自己心里,他永远都是一个笨小孩,一个对自己感到羞耻的小孩。尽管,如果换一种方式养育,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