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考公”是热度居高不下的关键词,“考公热”的背后同时暗藏着一些误读,比如“摆烂”,认为考上公务员就是手捧铁饭碗、过上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可以每天高枕无忧地喝茶、看报。事实上,随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进程中,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对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能力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种“内外”的巨大差异下,初入队伍的年轻干部们难以自适、容易在忙碌的工作中陷入“事务主义 ”。
什么是“事务主义”?可以理解为:干部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任务时,时常陷入重复无为、敷衍应付的境地;看起来整日都在忙忙碌碌,但实则“碌碌无为”,面对任务仅仅停留在草草完成;工作中没有长远规划,缺乏思考谋划能力;做事不善于统筹、不分轻重缓急,结果是事倍功半或者劳而无功;缺乏主观能动性,不能够敏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是程式化地敷衍应对。如果陷入“事务主义”,不仅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也将会难以提高认知和工作水平,个人发展进入停滞状态,甚至会造成思想的僵化和庸俗,成为滋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温床;若是许多干部都这般行事,将会造成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惠民举措落地迟滞,贻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读书是不二法门。党的建立、发展与壮大,每一步都与读书密不可分。大批优秀的先进知识分子就是通过读书、读报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毛主席曾在讲话中说到,鉴于有些干部对于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还不大了解,不懂得经济发展规律,又鉴于现在工作中还有事务主义,所以应当好好读书;他要求干部要用一个月的时间来读书,从而使他们不要像热锅上的蚂蚁,整年整月陷入事务主义,要让他们有时间想想问题。他提倡干部多读书,既是为了提高文化素养,还希望能从读书中参悟历史经验,把握事物规律,提高处置急难之事的能力。所以,多读书,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政治站位;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在书本中学如何抓住主要矛盾、分清主次,更重要的是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
坚持干中学、学中干。习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是领导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同样是实践,是不是真正上心用心,是不是善于总结思考,收获大小、提高快慢是不一样的。”他也曾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事务主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干部思想能力跟不上造成的,繁琐机械的工作使人疲惫的同时,也会麻痹人的思想,同时也折射出当前一些干部缺乏责任担当,拒绝思考、回避问题,对党的理论政策片面理解、消极应对的状态。切勿因“勤奋”工作而自我感动,要加强学习、主动思考。在一次次实践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在完成任务目标时,对完成效果进行审视,认真思考:“是不是还缺点什么?如果再来一次,我会怎么做?”在新矛盾和问题出现时,改变思维定式、培养大局意识。要有勇气摒弃陈词滥调,善于思考、主动创新、开展调查研究、重新审视钻研,在解决方案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与理解。
要警惕“事务主义”、保持清醒,如果不小心陷入“事务主义”,需要尽快跳出来,方能思路清晰干事业。在日常的忙忙碌碌中,要坚持问题导向,科学分析问题,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到忙而不乱、忙而不迷、忙而不疲;保持学习习惯,将读书学习作为一种人生态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避免学用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