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盲盒西行 -----疫期南疆行(四)
都说疫情下的旅行如同开启盲盒,无法预知。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很难体会其中真正的含义。虽然出发前做了很多的假设,现实还是超越了所有的想像。总结一下,供大家参考,也记录一下人生奇遇。
五、总结
疫情下的南疆行如盲盒之旅,好在有惊无险,顺利回家。虽然故事不断,但还是值得回味的旅行。总结几点,希望对去新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1、平常心面对
都说新疆政策变态,即便不是在疫情期间也是颇有争议。其实冷静思考,都是由它在祖国所处的特殊地位所致,特定的防范措施一定是基于当地的管理需要;新疆离沿海4000公里,南京到喀什近5000公里,风土人情不同且多民族聚集,政策和措施和内地有差异也是合理之举,好在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都是一家人。入乡随俗, 尊重理解,配合执行也就没什么问题。
2、充足的准备
我说的准备不仅仅是衣食住行,这个是每个旅行必备的。更重要的是心理建设,做好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
这次去南疆,我们是有随时折返或回来隔离的心理准备的,并非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是处于疫情时期,每天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必须把最坏的结果设想好。因为我和同伴是时间自由的人,即使隔离也不会造成什么重大的损失。但如果是在职或者是有经营业务的人,确实要考虑这个风分险。当然衣物药品也是要准备充足的,这次南疆我背了一年四季的衣服,竟然都用上了。永远不要看天气预报来穿衣,多数只考虑气温但忽视了风向、海拔、地形等的综合因素。
在时间上也要留有余地。我们特地在原行程结束的时间留了一天机动,一时想休息一天,更多的也是为应对不时之需。因为新疆太大了,有很多因素会影响行程的进程。最终多余的一天是起到作用的,我们从容的到医院做了核酸并拿到报告,顺利返程。当然如果你不考虑出行成本,随意退改签机票,那么时间的规划也就不需要了。
3、智慧和信任
南疆之行,我深深的体会到智慧和信任的重要。尤其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能够快速调整情绪,收集有效信息,梳理思路,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确实需要智慧和冷静,尤其是还有沟通能力和积极的态度。具体不多言了。另一种重要的品质是信任,尤其是身处他乡,同伴间支持和信赖是战胜困难的法宝,反之,或许一丁点的责难、猜忌或消极的情绪都会导致意向不到的结果,因为领队、司机和游客都承受着强大的精神压力。信任激发智慧,合作推进前行。
4、坚持不放弃
不是夸自己,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决心和勇气,我们可能踏不上新疆的土地;也可能几天就折返,或者不能完成到达喀什的夙愿,也不可能基本走完行程。当然这种坚持不是盲目的,是基于合法合规基于理性分析的基础。
首先,我知道我们的行程码是干净的,没有疫情发生城市的轨迹,符合入疆的规定;第二,入疆后一直按照规定3次一次核酸,所以结果都是阴性;第三,同行人没有问题(其实我只能保证我和同伴两人)。只要符合要求的地区,哪怕估计刁难,我们也要坚持前进。但不能违反当地的规定:如黄山行程码不让进和田地区;疫情发生地住宿不接待;以及后期防控力度加大景点不接待疆外游客等等,我们设法绕行。
不和大自然较劲。途中遇到塔沙古道塌方,司机改道,错失了不少心仪的景点,我们也没坚持,始终确保安全第一;帕米尔高原突降大雪,领略了高原的雪景,最后在塔县门口封路被劝返。其实当时我判断过后会放行的,但是在零下十度、海拔3000米风雪夜硬撑危险太大,自然条件太恶劣了生命安全第一。所以坚持和放弃也是相对的。
5、感恩
(1)真心感谢新疆政府严格的防控措施。三天一次的全员核酸检测及各个关卡的检查,把病毒阻挡在疆外,让我们在新疆安全的旅行,也为我们顺利返程留下安全的痕迹。
(2)感谢家乡南京。在南疆行走的日子,家乡是我们前行的坚强后盾。南京安全,我们就能一路向西。
(3)似乎要感谢一下上天,冥冥之中一直在保佑我们。 从出发前的西安航班取消,到途中摆脱警车的护送,一天三次闯关进可喀什,运气似乎真的不错。尤其在帕米尔高原大雪纷飞,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偏僻在过白沙湖时雪停了一下,还露出一缕阳光,让美丽的白沙湖在雪中露出曼妙的倩影,真的很幸运。在文章快要结束时,又传来江苏本省常州发生确诊病人的信息,要求排查10月18日后经过重庆机场人员的信息(我们是10月16日重庆转机),又躲过一劫,真的很幸运!
(4)关于疫情期间是否要旅行?我的观点因人而异。正在发生疫情的地区肯定不要去,也去不了;未发生疫情的地方谁也无法预测,心动就行动,但是要做好各项预防措施和应对突发情况的预案。生活总要继续,不愿因为未来不确定发生的事情而止步不前。姐姐人生过半,不想在等待中过完余生,当然首先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才行。
最后要感谢携手出行的同伴&铁蜜&战友。在南疆一起闯关打怪的日子,为我们半生的友谊又增添了重要的一笔。人生半程,还能有如此多的故事,也算是传奇。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运气属于坚持执着的人。这是此次南疆行悟出的人生哲理。
新疆是个好地方,还会重返!
2021年11月3日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