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内容
课堂上,字、词、句、段、标点的比较是大家常见的、也是最基本的比较阅读的内容。
(一)字词的比较
从字、词入手进行比较,一般通过增、删、改、换、调等方式,使学生体会不同字词表达的不同意思、不同情感、不同效果,从而准确理解内容、情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阅读、欣赏能力。
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同音字,将它们放在一起观察、比较、辨析,比三令五申、反复强调的效果要好。例如“本”“末”“未”这三字,仅仅从字形上引导学生区分,学生在书写、运用时仍旧会出错,若从“形义结合”的角度进行讲解,进而使学生真正明白它的含义,从而就能有效地避免问题。
本——木字下面加一横。“木”表示树木,“本”表示树木最下面的部分即树根、主干。
树根、主干就是一树之本。
未——“木”字上加一小横。表示树木刚刚长出小芽,还没长大,是“没”“不”的意思。
末——“木”字上加一长横。本意是树梢 , 树的尾梢、末梢。
引申义表示:东西的尽头〈末梢,秋毫之末〉。
通过比较的方法辨析形近字、同音字,尊重了汉字“形义结合”的突出特点,加深或强化了汉字的音形义,尤其是形与义,大大减少或避免了学生书写错别字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松鼠》一课中描写松鼠活动特点的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比较着阅读下面两句话:
“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干,他们就躲在树枝底下,或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上去。”
“只要有人摇动一下树干,他们就躲在树枝底下,或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上去。”
学生通过对“触动”和“摇动”的比较,很容易就体会到了松鼠的机灵、用词的准确。
(二)标点的比较
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看似简单的符号,却具有丰富的内涵。不同的标点,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语义效果。在课堂教学中,以“比较”的眼光关注标点符号,抓住那些对表现文章中心,表达作者情感具有重要作用的标点,引导学生比较、揣摩,体会语言的节奏感和畅达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感,逐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第 12 册《蜀僧》的教学中,我们这样引导学生感受标点的妙处:
“子何恃而往?”与“子何恃而往!”——请读出不同的语气,并说明理由。
通过朗读理解,学生明白了:同一个句子,因标点的不同,竟然就能表达或疑问或嘲笑或讽刺这样完全不同的意思。
课文学完后,教师把一份资料发给了学生,资料记载的是一个传说:
有一次,乾隆皇帝让纪晓岚在折扇上题字,他就写了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是这位才子一不小心,把第一句的“间”漏写了。乾隆皇帝发现了,不说什么,只叫他把写的念一念。纪晓岚接过来一看,明白了,但他很聪明,不慌不忙地读成了一首词: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学生读后均惊叹不已。
接着,在《珍珠鸟》的学习中,我们又进行了如下教学:
下面两个句子,请你多读几遍,看看有何感受?
“更小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原文)
“更小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改后)
短暂的沉寂之后,学生纷纷举手:(原文)( 1 )说明作者很喜欢雏儿;( 2 )感情强烈得多;( 3 )有惊奇的意思;( 4 )是惊喜、恍然大悟;更有学生总结道:标点虽小作用大!
(三)句的比较
细读文本,你会发现很多文章的动人魅力大多隐藏在句子、细节里面,它们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感人之处。找到它们并在课堂上善加利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把握文章的内涵,品味表达的妙趣,培养语感,提升欣赏鉴别能力。
例 1 ,《鼎湖山听泉》中有这样的句子:“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
教学中我们引入了原文:“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老师问:“你更喜欢哪一句?”学生有的喜欢课文的句子,因为简洁,还能引起想象;有的喜欢原文,因为描写细腻生动,画面感强,让人仿佛看到那个情景。
此处的比较,除训练学生的语感外,最突出的作用,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老师常说‘生动形象',这回我可算知道什么叫‘形象'了。”“平时我挺羡慕别人作文写得特别具体,现在我觉得,‘简单'也挺好的。”
例 2 ,《木笛》一课,文中有这样两处细节描写:
①朱丹轻轻走进屋,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
②朱丹伫立雪中,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来。
课堂上,我们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自己比较着读读两个句子,看看有什么发现?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重复写到这个细节呢?
生 1 :作者前后两次强调这个细节,我认为是独具匠心的。朱丹如此小心地对待木笛,是因为木笛在朱丹的眼里,不是一段普通的木头,而是一件圣物,是他的理想,是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
生 2 :行动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小心”一词生动地表现了朱丹对木笛的热爱,对音乐的热爱。
生 3 :在考场上,他却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毅然放弃了梦寐以求的终试,从中我们更感受到了朱丹浓浓的爱国之情。
关注到文本中这样的细节,无疑可准确把握人物特点,使课堂魅力无穷。
(四)段落的比较
段落的比较材料很多时候是“藏在深山人不识”,需要教师细心去寻找。而一旦实施,则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的描写手段、组材方式、表达效果等获取深刻认识,从而实现知识及思维方法、成果的迁移、运用,提高其理解、欣赏评价、习作能力,使思维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例 1 ,四年级的《神秘的死海》一课,一位老师在课尾引导学生关注到书下注解:“……选入课文时有改动。”并设置悬念:改了哪?为什么改?之后,出示原文,引导学生与课文做比较,发现原文中写传说的第 3 自然段选作课文时调到了第 1 自然段,进而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开头引人入胜的特点,渗透科普类说明文的开头如何吸引读者,从而为本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介绍“奇妙的盐”打下了较好基础。
例 2 ,京版第 12 册选编了苏叔阳的《理想的风筝》一文,无独有偶,人教版第教材也选编了此文。两个版本较明显的一处不同是结尾。
人教版教材的结尾是:“已经近三十年没有见到刘老师了,倘使他还健在,一定是退休了。我曾见过一位失去了一条腿的长者,年复一年地躺在床上,失去了活动的自由。我相信我的刘老师不会这样,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北京版课文的结尾是:“已经近三十年没见到他了。然而他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他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起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京版结尾,深刻隽永、耐人寻味,但有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学生在阅读理解时却有难度:究竟“是什么”陪伴着我的心?为什么是“理想的”风筝?(课后作业有要求)
当教师把这两处不同展示给学生后,不仅难题迎刃而解,原来是“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在陪伴着“我”的心,在影响、感染着他的每一个学生,使他的学生在困难面前也能如此乐观、积极向上。
接着,我们引导学生对两个版本不同的结尾进行赏析、评价:“你更喜欢哪个结尾,为什么?”学生先是沉默、沉思,然后兴趣盎然,热烈讨论,各抒己见。
孩子们见解虽不见得多么高明,但两处文字孰优孰劣本来就不是比较的目的,“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不步人后尘,不人云亦云,认识事物有自己特定的感受、独有的见解”才是我们的目的所在。
二、篇章比较
“篇章比较”,主要指的是几篇文章或一组文章之间,甚至一本书的几个章节之间进行的比较阅读,以“篇”为最小阅读单位,就是要切实实现“把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放到课堂上进行”的理念。
篇章比较主要有三种新课型——专题总结课、拓展提升课、学法迁移课,都是以“篇”为单位,通过题材比较、主题比较、表现手法比较、语言比较、结构比较等多种渠道,使学生从一篇到多篇,从一文向一类,从一课向一单元拓展、迁移、总结、提升,帮助学生打开联系的视野,不断使学生生成新的发现,形成更丰富、系统的语言认知,产生更多元的思维,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习作能力和语感)。
(一)专题总结课
顾名思义,即以某个专题为线索,把几篇已经学过的课文串连在一起,通过这样一组课文间的求同或比异,总结出某些规律的东西(包括学法、读法、写法方面的),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更系统、更深刻,思维更多元,语文能力得以提升。
这里所说的“专题”,可以是内容、主题,也可以是题材、写法;它是这一组课文共有的一个特点;它就像一根线,把散落在教材各段、各单元、各册的那几篇课文穿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组合,让学生再次阅读后生成新的发现、新的思考、新的收获。
1. 以题材、内容等为专题的总结课
例如,在 11 册学完了《金色的鱼钩》之后,我们上了一节“长征题材”的专题总结课,把之前 10 册学过的《丰碑》《草地夜行》和《金色的鱼钩》组合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比“同”,引导学生归纳了三篇文章在“塑造主要人物”方面的共同特色——均选取典型的场景描写、均体现了次要人物的衬托、均采用含蓄表达的结尾。在比“异”环节里,“三篇文章中你更喜欢哪篇,为什么?”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课后再请学生将这三篇文章和四年级《马背上的小红军》、六年级《赣南游击词》进行比较。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觉很新奇,他们在读书笔记中这样写道:“几篇文章比较着读,让我不仅将 4 、 5 、 6 年级教材中都是长征时期的文章联系起来,更让我知道了什么是长征精神。”“我想,今后再作文,也要选择最能表现人物品质的典型场景来写。”“我发现,以后写结尾要多想一想,当自己感情强烈、不吐不快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抒情,干脆利落;当自己想让读者咀嚼品味,就可以含蓄一些,不要太直白。”“以后我也可以把同类题材的文章找来一起读,这样会比读一篇理解得深刻。”……
2. 以主题、思想观点等为专题的总结课
北京版课改教材的人文性可谓无处不在,表达同一主题、同一思想观点、同一种情感的课文,就像散落在各册教材中的珍珠,有心之人可以信手拈来,把它们编织成夺目的珍珠项链,获得另一种美的享受。
例如,我们把散落在 4 、 5 、 6 年级中的《母亲》《母亲的纯净水》《我看见了大海》《父亲的麦芽糖》《这是儿子的鱼》等课文,以“父母之爱”为专题把他们组合起来比较阅读,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爱的熏陶,使他们感悟到父母的爱形式万千,无处不在,却不求回报,同时也打开了学生选材的思路,培养了他们发现的眼睛。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组合《买小狗的小孩》《看不见的爱》《理想的风筝》等课文进行的“残疾人自强不息”专题总结课,学生感受到残疾人拥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不需同情需平等,从而学会了尊重并以新的视角看待残疾人。组合《小珊迪》《我一定要等他》等课文进行的“诚信”专题总结课;组合《给予树》《卖木雕的少年》等课文进行的“给予”专题总结课;组合《开国大典》《世界杂交水稻之父》《钱学森归国》等课文进行的“啊!祖国”专题总结课……
3. 以明显的单元特征为专题的总结课
北京版课改教材中,有些单元具备明显的单元特征,在这样一个单元学完之后,不针对本单元特点做一些总结归纳,提炼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让学生能“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实在是辜负了编者的苦心。
例如,京版第 11 册第 4 单元是一组写景的文章——《林海》《鼎湖山听泉》《松坊溪的冬天》《迷人的张家界》,在“写景单元”专题总结课上,我们引导学生对四篇课文进行了一番比同求异,学生发现:( 1 )这 4 篇课文都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运用比喻、拟人的方法,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这一点,以后在习作中可以模仿借鉴。( 2 )这 4 篇课文表达的情感各有独特之处,不同于我们对一般写景文章的认识,不只是简单的赞美、热爱,可见好的文章最重要的是表达自己真实、具体的感受,而不是说大话、套话、空话。这两点发现或许并不新颖,或许教师单篇授课时也会讲到,但几篇课文互相印证,学生的印象必定比一篇课文深刻得多,尤其是这种自主发现的过程,对学生的益处是不言而喻的。
4. 以表达方法为专题的总结课
“学语言学表达”这是近几年大家的共识,从语言的角度、从表达方法的角度做专题总结课,也是我们努力在探索的。
例如, 12 册第 7 单元作文是《谢谢你》,根据预作情况,我们发现学生知道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但是写不好。于是,我们上了一节“心理描写”专题总结课。将五、六年级学过的《穷人》《我的心事》《我的战友邱少云》《深山风雪路》《一夜的工作》这几篇课文组合起来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发现:( 1 )“心理描写”在这几篇课文中起的作用都比较大。( 2 )《穷人》《我的心事》直接写出主人公的内心想法,从而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我的战友邱少云》《深山风雪路》《一夜的工作》借助“我”的心理描写,从侧面烘托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等。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修改习作, 80% 以上的学生都根据表达的需要,对原文中的心理描写进行了添加或修改,有一位学生是这样修改的:
原句:我抚摸着它的绒毛,透过它柔软的绒毛,我仿佛感觉到了它那微微的心跳。
修改后:我抚摸着它的绒毛,透过它柔软的绒毛,我仿佛感觉到了它那微微的心跳。此时,我的心不禁为之一动:翘翘能把它的全部放心地交给我,这不就源于它对我的信赖吗!谢谢你!
添加理由:通过“我”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我”对小猫的感谢,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在这节课上,没有繁琐的分析、过多的讲解,但对于“心理描写”的意味、妙处,学生水到渠成地心领神会。
(二)拓展提升课
这里的拓展提升课,是指以一篇课文的某个特点为标杆,引入类似一篇或几篇新的文章,进行拓展阅读,借助阅读视野的拓宽和阅读体验的丰富,使学生某方面认知、思维、能力等得以提升。打个比方,一次拓展提升课就像是种植一株榕树,课文是榕树主干,与课文的某个特点相关的作品就是枝枝叶叶,其中的一个作品都可能成为一条须根,只需加以“灌溉”,又能散发枝叶。久而久之,在学生心中,就培植了一片茂密的“丛林”。
一篇课文的内容、形式,甚至它的作者、语言风格等都可当作它的“标杆”。
以此“标杆”去选取一个或几个新的阅读材料并不难,难的是类似的材料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不是阅读疲劳。成功的关键在于:要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体验到求知的欲望和成功的愉悦,使接下来的阅读成为自身的需要。
例如,四年级老师在讲《珍珠泉》一课时,发现学生很爱读这篇课文,上网一查,才知作者吴然的作品不仅多次选入教材,还很受新加坡、台湾、香港教材的青睐,他的作品以“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以孩子的语言写世界”,赢得了众多小读者的喜爱。我们以此为契机,上了一节“孩子的世界——吴然作品阅读”拓展提升课,引导学生阅读了《歌溪》《灵泉》两篇文章。这种拓展,自然有利于学生了解更多的溪、泉,开阔他们的视野。但我们的目的不止于此,我们希望让四年级学生具体感受一下“孩子的世界、孩子的语言”是什么,通过喜欢吴然,感受什么叫“我手写我心”,希望能在语感、写作方面让学生获得一些潜移默化的提升。当然,因为是四年级,所以我们的要求不高,只是感受而已。我们还打印了吴然的《桃花水》等文章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结果是:孩子们对吴然笔下的世界兴趣盎然、恋恋不舍,纷纷索要老师手中的《吴然作品集》。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将相和》学完之后,通过拓展阅读《晏子使楚》,学生至少有了两点新的认识:( 1 )外交家的语言风格是多种多样的。( 2 )弱国无外交,祖国强大是每个人立足的根本。《奇异的琥珀》学完之后,我们引入《黄河象》上了一节拓展提升课,课后效果显示:除对黄河象有了了解,学生对化石的认识增加了(知道了什么是化石、化石的作用等),更由此引起了对科学、考古的兴趣;通过两文结构的比较,对如何组织材料有了新的、具体的认识;学完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和《浪淘沙北戴河》后,我们以“大气磅礴”为“标杆”,拓展阅读了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和《水调歌头游泳》,使学生认识到“大气磅礴”是毛主席诗词的显著特点,毛泽东不愧是伟大的词人,即使是豪放派的代表苏东坡、辛弃疾也不及他的气魄;学完《跳水》,我们以“别出心裁的文章结构”为“标杆”,拓展阅读了托尔斯泰的《鲨鱼》,使学生打破了原有的窠臼,豁然开朗:原来这就叫“出人意料”,原来主人公不一定是花笔墨最多的!
需说明的是,拓展提升课虽与“拓展阅读”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区别也是明显的:
1. 既然是“课”,很明显,就不是一节课中的一个环节,而是实实在在的 40 分钟(中、低年级可根据情况相应调整为 30 分钟、 20 分钟);对于拓展的文章,就不仅仅是阅读、了解,而是有明确的阅读目的、实在的学习任务、具体的操作层次,要达到一定的阅读效果。
2. 拓展阅读是手段,有所提升是目的。一般的拓展阅读,都可以拓宽视野、丰富阅读体验,除此之外,拓展提升课更重视学生在某方面(如认知、思维、能力)是否有新的收获,是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所以,拓展的阅读材料要让学生有兴趣,有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有思考,有分析,有归纳,有结论,从而实现真有提升。
(三)学法迁移课
很简单,就是把教师在 A 课文教的学习方法直接迁移到 B 课文、 C 课文,教师不用再教,学生可以自己读懂 B 课文、 C 课文,这正是教师追求的理想境界“举一隅以三隅反”“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法迁移要实施得比较好,几篇课文间的相似度需比较高,从内容到形式,相似点要比较多才行。
例如,同是 11 册的两篇课文——《我看见了大海》与《唯一的听众》,两课从内容、结构到主题等都非常相似。先学了《唯一的听众》,再学《我看见了大海》,便可以采用学法迁移。课上,
1. 了解这两课的相似度,明确自学任务。
2. 引导学生归纳出《唯一的听众》一课的学法:( 1 )归纳“老教授到底为小伙子做了什么?”——感受老教授的特点。( 2 )归纳“小伙子的发展变化”——感受老教授的特点。再提炼出《我看见了大海》一课的学法。
3. 自学完成任务(在 20 多分钟的时间内,学生就较好地对文本进行了解读)。
4.品味两篇文章结尾的好处,总结、归纳两篇文章的写作特色。
可以说,学法迁移课是程度很高的高效、自主的课型。它加速了学生对知识、方法的消化、迁移、运用,使他们触类旁通、化难为易,提高了理解能力。如:他们理解了《唯一的听众》中老教授为什么“装聋”,再学习《我看见了大海》《母亲的纯净水》《零点降生的女孩》这些也有“善意的谎言”的文章时,以往“为什么说谎”的难点就毫不费力地迎刃而解了。
同样可上学法迁移课的还有:同是 3 册的《王冕学画》和《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在重点写王冕和法布尔怎样做的这两部分内容中,都写了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结果怎样,从中表现出王冕和法布尔都具有做事坚持到底,有恒心的特点。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忆学习《王冕学画》一课的学法——抓住描写王冕所想、所做的语句,体会王冕坚持不懈的特点。有“法”可依了,虽然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也出乎意料地在自主的独立阅读,小组交流过程中围绕法布尔所想、所做的语句,了解到他坚持不懈、好奇心强的特点。与此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对阅读写人文章“可以抓住人物怎样想、怎样做的语句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有所感知。《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狼牙山五壮士》,虽然一篇课文在 9 册,一篇在 11 册,但二者相似度也很高:都是英雄题材,都有题眼,都是一件典型事例,都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都具体写了重点场景。从《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提炼出学法后:“由题眼领悟英雄精神,由重点场景体会英雄壮举” , 学生就可自己读懂《狼牙山五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