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爆火的新“概念”——鸡娃,指的是北上广深新父母们流行的一种教育方式,意为“给孩子打鸡血”,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去学习。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狼爸虎妈们,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希望他们在幼年起就崭露头角,成龙成凤。
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是家长、孩子一起劳心劳力,家长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安排去完成,甚至忽略了孩子本人的特点和意愿。
就像一句话所说:一定要去教猴子爬树,而不是找100只猪让它们上树。
其实不只是北上广深的孩子们,目前中国99%的孩子都是在“好好学习、考好学校”的单行道上行驶,教育的现状加上家长们对教育的偏见(比如认为学艺术不好发展,考技校没本事等),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行驶”方向,如果他们能在“八车道的高速公路上开车”,会是什么景象呢?
这是我在阅读《成长的边界》一书时偶然的思考。
从业30年后,康诺利重返校园读博士时,师从心理学家和国际象棋大师南德·戈贝特,研究了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有些专业人士在自己狭隘的“一亩三分地”之外,难以取得任何成就;而另外一些人却擅于拓展自己的事业?
他发现:那些成功转型的人在职业生涯早期就接受过更广泛的培训,保持多条职业道路畅通,即便他们在追求一个主要的专业时,依旧如此。他们在“八车道的高速公路上开车”,能够跨越能力范围,成为通才。
而这,也是《成长的边界》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所在。
成长的边界,这个时代为什么更需要通才?
《成长的边界》一书是大卫·爱泼斯坦所著,这本书是《纽约时报》排名第一的畅销书,受到美国前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及前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的盛赞,在刚结束的2020年被比尔·盖茨重磅推荐,国内万维钢、李笑来、古典等人一致称赞。
人类社会的重大突破,大多是由身兼多能的通才完成的。
2015年,爱泼斯坦受邀参加一次演讲,在准备过程研读了职业化和职业生涯转向的专业文献,并惊讶地发现有一项研究显示:那些在大学毕业后就早早从事专业化工作的人,刚开始时他们的薪水确实比较高,但是较晚从事专业化工作的人,他们找到的工作更适合自己的技能和个性,与前者在薪资上的差距很快就能弥补。
除此以外,在体育领域、科研领域、艺术创意领域,作者也发现了类似的研究成果。
而这也证实了作者“晚一步专业化”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并将其从体育领域逐渐拓展到教育、音乐、天文、艺术、科学、商业、医学、职场等领域,在多年研究后成为这本书。
这本书讲述了大量不同领域的一流成功人士的案例,以总结出主流不同于主流的成长路径,深入剖析了过度专业化的弊病,并对通才在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重大意义做出肯定。
社会趋势万变,把自己磨砺成一把多功能的瑞士军刀,不断跨界来拓展能力范围。
从此成长再无边界,未来无尽可能。
这本书对如何成为通才进行了详尽的论证和方法描述,下面我选择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来讲。
刻意练习不一定是最好的,多去进行新的尝试
一万小时定律曾一度被我奉为圭臬,如果我不能在某件事情上做好,是我的投入还不够。可这本书告诉我:不是这样的!
没有一个专业练习者能够成为自己所在领域的变革者,也就是说:所有重复奋斗的时间里,你只是在不停地挖自己的那条沟;你只是在自己狭隘的空间内钻研,无法取得极大的成就。
日益严重的专业化造成的是“永无交集的平行沟渠”。
每个人都在埋头挖自己的沟,越挖越深,鲜有人站上来看看旁边其他人的沟。
多去进行新的尝试。每当我们要改变现有方向时,总有人会站出来说反对:弃理学文太难了;你之前学的音乐现在怎么又想去学管理呢?你怎么想一出是一出呢?
当然我们要承认,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压力越来越大,做新的尝试要承受的也越来越多,转变更加困难;因此,做新的尝试的过程确实是越早越好。
不断进行新的尝试,教育扩大我们的视野,学会多角度看问题的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创新思维,如书中80多岁的老师弗林,仍能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创新,影响整个大学的教学风格。
小结
人生不设限,成长无边界。
不要一直埋下头走眼前的路,抬起眼看看周围的风景,也可以去别的地方转一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