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余华的小说《活着》,其中有一句话,“人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一个婴儿,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活着的使命。为了得到食物,为了得到关爱,他哭,他闹,一刻不停。这个时候,他不会思考活着的意义。生命的本能,给予他活着的力量。
婴儿渐渐长大,成为儿童,成为少年,这一路他也不会思考活着的意义。在他眼里,生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他想要成长,想要拥有更多的力量。
当他终于长大,才发现这个世界与他最初的想象不一样。有美好,但也有许多魑魅魍魉。他游走,奔跑,呼号,想要挣脱些什么。偶尔成功过,但更多时候无能为力。于是,开始思考,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不再是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他要寻找活着之外的事物。
人,终究会死,到那一天,一切都成空。可活着,不是为了最后那一天,是为了活着的每一天。
每一天,我们都如蜗牛一样,身上背着一座小房子。这座房子,不是蜗牛的负担,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这座房子里,有爱和责任。对父母的,对孩子的,也许还有对朋友的。也有梦想和希望。我们终不是蝼蚁,只知道填饱肚子。
这座房子,是压力,也是动力,让我们一步一步往前走。无论前方是山重水复还是柳暗花明,我们只能义无反顾地走。
这一路,必定是艰辛的,痛苦必不可免。“如果生活是艰难的攀登,那就想象一下你将在山顶俯瞰的风景。”
而那风景,或许就是每一个人活着,所追求的终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