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方法》是一本必读的人生之书,他的课程名称是“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都认可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幸福。
了解这本书首先要了解这本书的作者和背景。沙哈尔教授是以色列人,他从小的理想是成为以色列的壁球冠军,为此他要忍饥挨饿控制体重,不能吃平时最喜欢的汉堡,为此,他发誓实现冠军的梦想后一定要一口气吃掉四个汉堡。
18岁那年,他实现梦想,成为了以色列的壁球冠军。他冲到汉堡店买下四个汉堡,然而当他看到四个汉堡摆在面前,突然觉得索然无味……。他发现壁球冠军并没有给他带来幸福,于是立志研究人们的幸福感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潜心读书,读到哈佛大学的积极心理学博士,发明了积极心理学的框架,用《幸福的方法》一书昭告了他的研究成果。
沙哈尔在书中提到幸福与状态无关,幸福是一种能力。幸福的能力是一种感知力,是对幸福的感知力。一个人,无论他获得多大的财富与成就,他都未必感到幸福。幸福也不是在追求到梦想后的那份满足感,而是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也能够随时感受到快乐。
沙哈尔在这本书中提到了幸福四象限的概念,他用“汉堡模型”做了形象的解释,四个汉堡代表四种人生模式。
第一个汉堡,口味诱人但是标准的垃圾食品——享乐主义型。为了享受现在快乐而出卖未来幸福。这种类型的人看重当下,轻视未来,寻求眼前短暂的快乐,逃避痛苦。
第二个汉堡,口味很差,可里面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忙碌奔波型。追求未来快乐而承受现在痛苦。这种类型的人看重未来,不重视当下,认为成功即是幸福,习惯关注目标不在意当下感受,只看结果,无视过程,坚信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就是幸福,然而他们永远都不会感到幸福,因为他们会在一直陷在求不得的循环中。
第三个汉堡,既不好吃也不健康——虚无主义型。既不享受当下也对未来没有期望。他们对于当下、未来都不看重,失去信心,放弃追求幸福,甚至不再相信生活是有意义的,成为“习得性无助”的人。
只有第四个汉堡是“幸福”的——感悟幸福型。他们活在当下,对未来充满憧憬,他们一路上都有幸福感。
对照四个汉堡,我们处在哪一个呢?这并不重要,因为我们都可以获得幸福的能力。只要我们朝着心中那个有意义的目标快乐地努力和奋斗,我们就能吃到第四个汉堡——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