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反本能 三部分第三章:如何更好地让对方理解接受自己的观点 页数:230--241页 2018.2.16
表述的利器——金字塔模式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结构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点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沟通效果: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记得住。
如何构造金字塔结构:
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序言讲故事,标题提炼精华。
为何要使用金字塔原理:对事物进行分类组织能够减轻大脑对信息的处理负担,更好地接受理解新讯息。
上学的时候课本将复杂的知识分类,形成目录和大纲以便我们学习,这也是金字塔原理的基本思想。
利器出鞘——如何使用金字塔模式
1.交代讲述内容的背景,减少对方在认知上发散的方向,从而降低受众的认知成本,提高信息转化率。
2.顺序讲解
清晰的思维模式,实际上就是将信息进行排序和规律化,进而降低受众的认知成本,让信息得到更好地传达。
记得胖子邓以前讲过,混杂无序的信息是极不符合记忆要求,极难记忆的。
金字塔原理的四种表述顺序: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时间(步骤)关系:第一,第二,第三。
结构(空间)关系:远近,高低,大小。
程度关系:最重要,重要,次要等。
选择哪种类型视情景构思而定。
结构性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一般流程:收集信息——描述发现——得出结论——提出方案
不过很多信息咨询公司发现,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在信息收集前对问题进行结构性分析:
提出假设;
设计流程,沙盘推演;
分类处理,得出结论;
得出相应的对策。
也就是说先提问题,自行去反思,然后去有针对性的寻找解决方案。
结论先行——让别人get到你想说的
尽可能滤掉无用信息,尽可能将核心观点放在最前面说。
由于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我们记得最牢固的东西是最前面和最后面的两个部分。
经验参照——为什么好的演讲者很喜欢举个例子
当记忆材料与自我有关时,记忆效果会优于其他编码条件。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回忆经验为特征的材料出现时。怪不得当我看书时回想起以前的某一个具体场景时,就觉得容易理解多了哈哈。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我参照效应”。
所以很多演讲者会在讲话开头举个熟悉的例子,让我们更能够有代入感,从而更好的理解他要讲的观点。
当然,单纯的熟悉内容更容易被过滤掉,而当熟悉的内容经过演讲者的重组添加时,则更能激发我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
学会运用“陌生+熟悉”的方式来说服别人。
无戒365训练营极限挑战第8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