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刘安娜
朋友推荐我去读《十一种孤独》,看名字也觉得是有故事的书。
我自认为对孤独还是有一点了解的,无论是一个人复习时,或者一个人加班时,或者生了病一个人躺在病床上动弹不得时,那不就是孤独吗?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有类似的时刻,也不一定是一个人的时候,可能在喧闹的人群中,但那种孤独感突然的袭来,让我们突然沉默,无话可说。
我想象的孤独,是这样的。
一
是带着这样的期待翻开书的。
说是翻开其实并不准确,因为我是用网易蜗牛读书APP看的,最多算是点开。
十一种孤独,预期的,十一个故事。
开始难免有点失望,尤其是当我读到《南瓜灯博士》里文尼的努力并没有起到效果,老师也没有帮上忙,同学昙花一现的温暖稍纵即逝,那种积攒到了顶点的不被接纳似乎马上就要爆发,“他站在那里,喘着粗气,看了一会儿,回家了。”
什么?我40米长的大刀都拿起来了,文尼回家了?这么平淡?
我默默的把刀放在一边。
二
带着满腹的不解,我继续读下去。
格蕾丝要结婚了,和拉尔夫,同事的祝福、朋友的躲避、妈妈的喜闻乐见,最后一根稻草是不解风情的拉尔夫,婚礼的前一天晚上,兴高采烈的描述单身派对获得的新礼物,完全不顾他的准新娘穿了件蕾丝白裙在等他,一门心思要回到聚会上去,当然,最终,格蕾丝疲惫地说,“别担心,拉尔夫,我会在那里的。”
她会在那里的,带着不被理解和呵护,带着躲不开的婚礼,带着没有人认真对待她的感受,会在那里的。
我再次磨了磨刀,放了下来。
三
接下来,感觉更奇怪了。
没有那种“什么?这都能忍?”,反而一转身,五味杂陈起来。
不受待见仍坚持原则但最终也要向现实低头的教官;不会痊愈的丈夫和一无是处的追求者,越是靠近越是了解越是无力,面对是难以下咽,拒绝面对是无用功。
有些故事读起来像是和孤独没有关联,引发的是其他类型的回忆和情绪,一会儿让人打呵欠,一会儿又兴致勃勃,心潮澎湃。随着阅读,一头扎进人物的对话、情节的发展,觉得被作者玩弄,心情忽上忽下。
那些人,似乎总能在自己的经历中找到似曾相识的影子;那些事,也仿佛曾见过类似的痕迹。不被重视的小孩子的心愿和感情,越是比较,越是突出,越是自怜;但换个角度看,老师又何曾不是如此,每个人的性格在一个阶段之后是很难做出显著的改变的,可是每个人又同时被比较着,被评价着。
我们其实也是一样,一直比较着,评价着;被比较着,被评价着。
心情是如何呢?
四
也不都是沉重。
《绝佳爵士钢琴》中讲到了一个,emmm,国际酒吧人士协会,IBF,International
Bar Flies(fly,飞,还有苍蝇的意思),会员见面要以右手轻拂对方肩膀,并说“嗡嗡嗡,嗡嗡嗡!”,来相互问候。
这可太有意思了,我不禁脑补了这样的画面,我都想加入这个协会。
然而故事马上转向了一个我没想到的方向,画面马上就不那么美好起来了,就像刚才飞在肩膀上的苍蝇飞进了我的喉咙。做出这种事的人活该被抛弃,可是我们啊,都缺乏勇气。我们都一样,也许外表看上去坚定强硬,但在那种时刻所暴露出来的内心的一丝真实,“困惑、脆弱、极度依赖……那表情仿佛在说请别抛下我”,我们都是卡森。
五
就是这样的。
我后来看见了,明白了。孤独有很多种面孔,这些都是。
这种不接受也得接受,不想面对也得面对,不愿离开也得离开,违背自己意愿的如鲠在喉却又不得不咽,是孤独的很大一部分内容。
同时,还有无话可说。
明明知道的,明明想说的。说给在乎的人听,孤独会传染;说给不在乎的人听,孤独会被嘲讽。说给懂的人听,不说也已经懂了;说给不懂的人听,刚开始说他已经跑开了。所以,无处可说,无话可说,不用说了。
以及,孤独不可能不在。
也许不是随时随地,也许每个人的境况不同,但孤独总是在的。但孤独对每个人的影响,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是伤害,是愤怒,是无所适从,还是向内看,发现自己,和自己对话,更了解自己的机会。
这件事,我们可以决定。
读完这十一个故事,我对孤独又多了一点点理解。
正如2017年11月15日,昆明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