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近期永澄老师开始号召小伙伴们进行关键概念储备,并且形成概念库。在6月份自己建立了《概念库》文集,竟然好久没更新过了。
很多概念不懂,那么出现的时候无法理解,自然也就无法学习到更高级的东西。独立,是指不依赖于别人的存在;思考,是指开动脑筋想问题。独立思考,就是遇到问题,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得到真正答案,形成独到的见解。独立思考需要我们准确地运用概念,而积累概念就是我们的必经之路,这条捷径之路阻力最小,但是难度不小,可是不断持续积累,和时间当朋友,那么就会产生复利的过程。
李笑来老师也谈到: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要观察他的操作系统中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这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
让我们一起慢慢来,持续做吧~
今天来看看,什么是复利?
二、是什么
1、定义
复利是指在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都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这样,在每一个计息期,上一个计息期的利息都将成为生息的本金,即以利生利,也就是俗称的“利滚利”。
2、复利计算的特点
把上期末的本利之和,作为下一期的本金,在计算时每一期本金的数额是不同的。
3、复利的计算公式
S=P(I+i)^n,其中以符号I代表利息,P代表本金,n代表期数,i代表利率,S代表本利和。
三、联想
系统思维、存量增量、自生长、边际效益、指数增长、马太效应、正态分布和幂律分布
听得最多的复利故事是:印度的舍罕王的故事。
印度的舍罕王打算重赏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国王问他有何要求,他说:“陛下,请您在围棋棋盘的第一个小格内,赏给我1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内给2粒,第三格内给4粒,第四格放8粒,以此类推......照这样下去,每一个小格内的麦子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64 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我吧!”国王一听,以为这区区赏金,微不足道。于是满口答应。结果怎样呢?如果要计算到第六十四格,即使拿来全印度的粮食,国王也兑现不了他对西萨·班许下的诺言了。因为按照宰相的要求,需要有 18,446,744,073,709,551,615 颗麦粒,约合1845亿亿粒。这位宰相所要求的竟是全世界在两千年内所生产的全部小麦。
这就是复利的惊人效果,开始时微不足道,利滚利后就能产生原子弹爆炸般的效应。正因为此,爱因斯坦将复利称为人类“第八大奇迹”,其他七大奇迹都是有形的建筑,而复利是无形的奇迹,左右世间万物的运行。
四、重要性
1、量变产生质变的理论基础,很多事物的变化规律不是单纯的累加和积累,而是复利模式下的乘法法则。
2、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判断事物和预测趋势时,以动态视角观察,区分识别线性变化和指数增长的核心指标:能否自生长和 i、n的大小
3、投资决策、商业模式和学习成长的理论参考,原则:自生长,自我反馈,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五、应用
1、投资
本金和总时长固定的前提下,资金周转率n和利润率i是直接影响S的两个关键因素
2、刻意练习
要不断将学习存量进行动态串联,内化和吸收,巩固拓展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功能,使之成为下次学习和练习新技能的本金。
3、个人成长
培养好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不断阅读、向高手学习、勇于实践、反省总结,这样就相当于动态循环式的提高P和i,使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效益递增,形成指数型自增长系统。
比如:当一个概念发挥作用的时候,你学第二个概念的速度加快,随着概念越多,你掌握概念的难度会越低,并且越来越低!这是典型的:A+ = A 的模式,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符合复利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