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像个门槛,迈过去身体就走上了下坡路,偏偏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制下,明明是人生的升华期,却走的举步维艰。不认命和不甘心的声音经常在心底歇斯底里的呐喊。那要书写出精彩的人生答卷,身体和心理就是基础。古话说得好“养身在动,养心再静。一动一静,病从何来?”

一、养身在动  今天在健身房遇到一大哥,五十岁左右的年纪,他乐呵呵的跟我讲“以前身体不好,吃喝都得计较着。自从坚持来运动,吃的比以前多了,还不得病了,天天的精神还好,比吃盖中盖强多了(哈哈)”  很认同他的说法。因为在大学毕业后的几年中,我一直奔跑在各大医院求医,虽不是重病但也算顽疾。直到后来放弃医疗,坚持锻炼,尤其是锻炼后大量的出汗,病情这才减轻,一直到现在基本痊愈。后来想了一下,感觉这是符合科学的,运动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改变人身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自然病就一点一点的被克服。

二、养心在静    看过几本大咖的个人传记,发现他们都有个共有的小习惯——静坐。我就想他们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肯定是有底层逻辑的,在个人思想境界的提高或者说个人认知上肯定是非凡脱俗的。而这俩方面的提升都少不了自我反馈。不太清楚佛家人在打坐时脑袋里会想些什么,但个人认为佛家的打坐悟道与普通人的“静坐长思己过”有异曲同工之妙。总结过去的经验,制定未来的计划,不管是行动还是思想悟道都是相同的。

身体健康为武,心理健康为文。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天下哪还有不可得之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什么是康养?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且被广泛接受的界定。伴随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生态环境等问题备受重视,社会康养需求和市...
    3ae0fae20c11阅读 16,713评论 1 5
  •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反感,因为每每遇到健康行业的朋友,反复被灌输的就...
    苏城之歌阅读 3,020评论 10 13
  • 女人这一辈子最怕的就是嫁错了郎,爱情是美好的,只要你情我愿,在性与爱交融的时刻,今朝有酒今朝醉,哪还管明日愁来明日...
    我爱微播阅读 389评论 0 0
  • 抢眼的3D设计,逼真的场景和车辆,让人着迷上瘾的高度可玩性,平滑的重力感应控制,以及生动的声效,这些会给你营造出真...
    playgames阅读 224评论 0 0
  • 诵读[活法]与外国交涉正当性重于常识 内容感悟分享 摘录 无论什么国家,企业经营都需要普遍适用的哲学,用这种哲学作...
    James_anjian阅读 29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