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涔汐
你能了解多远的过去,你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壹
记得有一次《奇葩说》辩论大赛,有一个辩手提到了非洲的食人族,说这些食人族,是人死后,家人把他们的尸体吃掉,让已故的人被吃进自己的身体,这样亲人虽然已故,但是与活着的人同在。
当时老罗听完了,感慨以前对食人族有些理解不了,总觉得不可思议,听完解释之后,终于理解了他们的做法。
我们经常对外界事物形成一些不理解的想法,主要因为不了解,而这个不了解就是我们认知上的盲区。
当一个人越成熟越有见识,越容易理解别人的做法和观点,注意我说的是理解,至于赞同不赞同,这得看三观。
为什么越成熟的人容易理解?
因为成熟的人在认知上的漏洞相对较少,即便存在某些认知上的漏洞,他们也不会偏执,而选择包容性学习调查。
生活工作中,你会发现越是认知低的人,越是不成熟的人越容易偏执,因为人的活法和看法,大部分源自于一个人对这个世界认知的程度。
认知低的人,他们活在自己狭小的世界里,而越是博学的人,越容易理解别人的看法,就好比站在山顶的人,可以理解站在山脚下的人看到的风景,而站在山脚下的人永远只看到的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芝诺,有个弟子请教他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一个人学到的知识越多,越谦虚,越觉得自己的无知?而一个一无所知的人反而偏执,骄傲,自以为是?
芝诺回答:“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那么如何打破认知上的盲区,拔高认知?
貳
第一、博览群书
很多读者问我:涔汐,你平常看什么书?
我答曰:看的书非常杂,什么领域的都有,没有什么偏好,很多书籍涉及的领域相当冷门。
当然我会强烈推荐大家多看人物传记,历史哲学,美学,心理学,科技物理学方面的书籍,因为这些书籍可以让你更加理性,拥有一个辩证主义的思维,不偏执,具有强烈的洞察力。
看书犹如吃饭,千万不要挑食,因为一挑食,精神食粮就不均衡。
认知漏洞就会越多,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局限性越大,越片面。
第二、多看纪录片
我平常喜欢看纪录片,例如《欢乐中国行》,《美丽中国》、《传承》、《Discovery》、《国家地理》、《人类星球》、《地球脉动》、《传奇》、《宇宙时空之旅》、《大国崛起》等等,很多纪录片拍得比大片电影还要精彩。
有些纪录片看得热泪盈眶,有些纪录片告诉你正确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你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其价值和意义深远。
有些纪录片帮助你了解曾经失去的文明,当年如何的辉煌,让你明白人类的文明史。
对商业比较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公司的力量》,这部纪录片,帮助大家了解公司的由来和发展史,公司和社会的关系,解释资本市场与社会的利益冲突和平衡。
这些精彩的纪录片,帮助你多元化的弥补你认知的漏洞,了解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样的认知才会更丰富,更全面。
叁
第三、多看经典影视作品
平常我看的电影内容往往比较沉重,或者比较励志,关于历史人物传记类年代片,或者是烧脑的科幻类型的电影,或者是战争片,或者把人性诠释的很到位的影视作品。
这些电影反应出: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成长背景,不同人物性格,他们在历史和时代的洪流中,有着悲喜交加的人生,千差万别的命运!
至于喜剧或者悲剧,鲁迅有这么一句话“所谓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你看 ;所谓喜剧,就是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你看。”
中国好的电影我首推《霸王别姬》,一部论人文情怀,论细节,论人物情感,历史厚重感,基本上无可挑剔,有人说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部神作。
当然还有其他精彩的电影,豆瓣推荐很多,就不做论述。
看书让人思考,电影同样如此,文字没有办法表现的内容,影视作品表达得更加鲜活饱满。
肆
第四、多与不同领域有思想的朋友交流
每个人如同一本书,思想就是书的内容。只不过有些书的内容比较肤浅,有些书的内容比较厚重精彩。
有思想的朋友的认知比较广泛,多跟他们交流,你会听到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思维方式。
很多人喜欢与酒肉朋友相处,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无可厚非,但是论认知的提高和进步,当然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一个认知高思维强大的人是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只会把时间花在有价值的问题上,所以若想提高认知,你得多准备有价值的话题,与高认知的朋友交流。
这样才能对自己认知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人与人最本质的区别是认知和思维的不同,认知的高度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了你的世界观,人生观。
借用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当中一句经典对白:你能看到多远的历史,你就会看到多远的未来。
很多人问提高认知有什么作用?
它的作用是,让你看待事物更有洞察力,提高逻辑分析能力,更好的与这个世界相处,你的认知有多高,你就能理解多少人,你能理解多少人,你就能成就多大的人生!!!
张涔汐:头发虽长,见识不短;眼光虽毒,嘴巴不毒,以犀利的文笔,让你的认知突围。畅销书《你的努力,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微博@张涔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