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起,我一有空就会想到去跑步。以前跑步都是晨跑,固定的早上,这样不浪费时间,我之前还觉得大量的时间用于跑步挺浪费时间的,直到后来我更新了对跑步的认知。
跑步不浪费时间
跑步是人生中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而我从去年正式开始重视起来,并且越来越重视。我也是靠一次次打卡定目标,及时反馈总结,才实现的,这一路是不容易的。并且现在依然要打卡,一方面是为了及时的成就感,另外,更重要的是,我怕自己突然就中断了。庆幸,我从2018年底,保持着每周都跑步的记录。
从2019年开始,保持着每月都有半马的记录。我希望这个记录一直延续下去,这给我带来极大的情绪价值,不光是多巴胺,更是内心的充盈和丰富。
当我遗憾去年一整年跑了1200公里,没有留下几篇文章时,今年立刻行动了,这是第三篇。
10公里的全程体验
昨天傍晚,我一个人在扬大操场跑步,这是我的主场。这次我的热身比之前要长了一些,拉伸之后,我还慢跑了一圈,随后做了10个俯卧撑,身体微微发热,开始跑步。
每次刚跑步的时候,前100米的配速很像,汽车从匝道上高速,不断增速,从6到4,起初都很轻松,一上来就能420,甚至更快。前一两公里,心率也不高,这次我是按圈按表的,没400米记录时间,请看下图。最终一共25圈。
前5公里,都是配速4分多,5公里之后,心率又160多了,速度一直5分多一点。最后一公里来了个加速,速度420,全场最快的1公里。
中途的时候,有点吃力,喘气很大,心率也到了160几,很怀疑自己当初10公里如何跑进42分钟的,已经很难再跑进45分钟了。也尝试着加速跑,加了一段,又掉了下来,后来干脆5分跑,跑完十公里就行了。
好在全程跑下来,腿并没有什么感觉,状态在逐渐恢复。
一心想跑进40分钟,看来离梦想越来越遥远了,现在的普通成绩是450,跑进40分钟,得每公里快50秒,这个小目标希望能够在2020年的春天实现。
跑步所想
每次跑步枯燥无聊时,我就开始乱想。也不叫乱想,认真想也不过如此。
这是很平常的一次跑步,中途也是充满了煎熬和无聊,因为没带手机,没法听书。什么也没想,也什么都想了。于是,干脆当成正念跑,想着跑步本身,中途有过很多杂念,又不断的回来了,还数过数,数到了100,不断的看表,看配速,按表。
有过无数各种各样的想法,很多都已回想不起来,以后我得分主题想。我想,如果能有想法记录仪就好了,这样直接把想法转变为文字,其实可以自己心里把想法默念出来,实在不行小声读出自己的想法,这样语音转化,要容易得多。反正操场也没几个人,因为很多大学生都放寒假回家了。这是一个好办法,及时不方便转化,自己可以先语音把它录下来。
可是录的时间太长会听吗?
非得记跑步时的想法,跑步时的想法和平常所想有什么不一样吗?其实都是自己的想法,我还是我啊。
跑步时心率很高,可能会不一样,当时大脑的前额叶应该受限,布罗卡区域不太发达,是杏仁核活跃的时候吧,你让肾上腺素思考?
也不对,跑步时,虽然心跳加快,但并不紧张,这种跑和“打或者逃”好像还不一样。一个是被动紧张使得心跳加快的,一个是主动运动使得心跳加快的。主动和被动,结果完全不一样。主动是挑战舒适区,不在困难区和焦虑区,如果难度不大,大脑也还好。如果挑战难度过大,估计杏仁核也起作用了。
所以这个度很重要,主动突破自我,还得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