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父母每天和孩子谈话时间平均只有十二分钟,还多半是对孩子的负面评论。这种情况必须改变。父母应当努力投入更多的时间与孩子共度快乐的时光,并给予他们积极的影响。
上午带小涵看牙回来的路上,小涵说:“我想直接去30楼(小涵奶奶家)。”
我说:“我想先去9楼(我们家)换衣服。”
小涵听了,生气的说:“每次和你一起回来,你都先去9楼换衣服,还得让我跟你一起去,哼!”
若是平时看到小涵发脾气了,我一定是厉声厉色的批评她不能动不动就带着情绪说话。
但今天在小涵看牙医时,我在旁边读《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书中提到“孩子在不乖的时候更需要父母的指导和支持。正在耍脾气的孩子的确非常棘手,但是如果家长也因一时冲动而大发雷霆的话,就会伤害到亲子关系。”
“通过陈述孩子的感受,可以帮助孩子扩充现有的情感词汇量。”
想到这儿,我平静的说道:“你想想直接去30楼,而我要去9楼。我们意见不统一,你有些生气了。”
听到我这么说,小涵不再那么生气。
我继续说:“我猜你是担心去了9楼,妈妈让你直接写作业。”
小涵看看我,眨眨眼睛,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电梯到9楼了,她并没有再发脾气,而是配合的跟随我出了电梯。
......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中提到:情感引导不仅会帮助孩子学会认知、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还有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掌握了丰富的情感表达词汇的孩子会较少耍脾气或者用行为来发泄情绪。
家长只注重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从而会忽视甚至伤害了正在建构中的亲子关系。父母与孩子的每一次互动都会对彼此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不是加深就是削弱。
所以当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家长最好正视他们的感受,忽视或者轻视都只会令孩子感到沮丧和被误解。
感受孩子的感受是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必备的情绪感知能力。
无独有偶,中午饭后,小嘟嘟在阳台上玩,她双手扒着栏杆,右脚踩在低矮、狭窄的窗台上,突然脚下一滑,没站稳,摔了个屁墩儿,小嘟嘟“哇”的一声,哭了。
凭经验,我想她应该不是摔疼哭的,而是被刚才摔的动作吓到了,于是,我抱起她,让她趴在我的肩上,我轻拍她的后背,说:“刚才嘟嘟不小心摔了一下儿,有点儿害怕了,没关系,妈妈和奶奶都在旁边保护你呢。”
一旁的奶奶拿玩具吸引她,不一会儿她便破涕为笑,看她不哭了,我指着窗台做着她刚才摔倒的动作,说:“刚才嘟嘟一只脚在窗台上没踩稳,摔倒了,有点儿害怕,没关系,我和奶奶都在你身边呢。”
虽然小嘟嘟还不会说话,但是从她的眼神中,看得出来,她刚才害怕的情绪已经不在了。
大家都有深刻的记忆:在我们教孩子学说话时,总习惯要先教会孩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些人称代词。
亦或是“碗”、“勺子”、“苹果”、“香蕉”......这些名词
父母并没有刻意的教给孩子表达情绪的词汇,孩子只是凭借对说话人的表情和语态进行揣摩来习得他所要表达情绪时的方式。
这也就是孩子在有情绪的时候往往是用大喊、大叫、发脾气、摔门、摔东西等行为来表达的原因。
因为他无法用语言对他心中的情绪命名,无法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没有什么比被他们所爱的人理解和帮助更能让他们感到满足了。
所以,不要再吝啬你对孩子的情感引导,时宜的告诉孩子他当下的情绪,对孩子、对你都是一种成长。
学习科学的育儿,寻找幸福的教育
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