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儒家的创立者、先驱者,而孟子则是孔子儒学的继承、发展者。《孟子》是儒家经典,是记述孟子思想的著作,完成于战国中后期。是《四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儒家典籍里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孟子言传身教积累了无数的教育经验,对教育的内容、目的、方法等都做了系统的论述,形成了具有“孟子”特色的教育理念,是我国优秀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孟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了一系列的思想教育方法,如熏陶法、慎独法、榜样法、“尚志养气”法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理解进而学以致用。
(一)慎独法,时常“反求诸己”
无论工作、生活中“不如意着十有八九”,在人生逆境环境中,孟子给予我们启示:当遇事不如意时不应把原因仅归咎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应转变思维方式,从自身主观方面查找原因,通过自我审察,以求得“良心本心”,这就是孟子“反求诸己”的思想教育方法的核心。也是关于自己内心审视的直接方法。孟子曾说:“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已而已矣。”即不嫉妒、埋怨超过自己的人,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就可以了。孟子还曾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这句话笼统来讲,凡是人们在行事上有未达到预期目标的,要多往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品行端正,天下百姓才都会拥戴、归附于他。在老子看来为政者都需要通过自我反省,方可获得百姓之拥戴,更何况平民百姓呢。平民百姓更应时常慎独,不图“治国,平天下”但求得“修身,齐家”。
(二)熏陶法,营造“正能量”环境
从现代心理学、社会学研究中发现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是对人们品性的形成是起关键作用的,这种观点孟子在千年前即有相关论述。“居移气,养移体”、“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与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白话来讲,有才干、有好的思想修养的人要时刻教化、熏陶才能较低的、道德修养较差的人,所以世人皆乐意有品德修养较高的父亲和兄长。反之,如果不这样做,有才干不屑教化才干平庸之人,道德修养较好的人不教化道德修养较低的人,那么人与人之间好与差的差别只能用寸来计量了。从这两句话可以明显的看出孟子认为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气质变化、思想修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他观点中的环境熏陶是多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上与下”的熏陶教化,是“父对子、兄对弟”的影响关系,“父、兄”必须注重美好品德的修养,进而在日常中时刻教育、熏陶“子、弟”,才能促使“子、弟”在成长环境中时刻沐浴正能量、时刻受到好的道德教化,最终才能成为一个孟子所希望的“仁爱”之人。
(三)榜样法,以“榜”为“样”
榜样法即树立典型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品德或者模范行为为典型侧面影响世人品德修养进而影响其行为方式的方式方法。孟子积极主张这种方法在修身育人方面的运用。他强调,为政者需要以身作则、以身为典,以自己高尚的道德修养为天下世人之榜样,以自己修养影响世人之修养。“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统治者“仁”则天下“仁”;统治者“义”则天下“义”;统治者“正”则天下“正”。虽然此观点在现在看来有些过于绝对,但是其引深之“道义”则是很深远的,其重点强调了统治者的“身正”和以身实施“仁”、“义”的模范行为,只有在这种施政方式下才能实现“天下归之”、实现国家安定有序。孟子在要求为政者的同时进而指出:“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即在家庭中如果做丈夫本人不践行“大道”,那么“大道”在妻子儿女身上更无从谈起;在外不以“道”对待别人的人,就算是妻子儿女也不能较好的相处。因此,无论为政者还是平民百姓只有“严己”方可“律人”;只有以身为则、率先为典,才能使他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达到无声胜有声之效。
(四)“尚志养气”法,内于心,外于形
孟子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立志,努力使自己的志向立的更为高远。齐国王子垫问孟子:“士何事?”孟子说:“尚志。”王子垫又问:“何谓尚志?”孟子说:“仁义而已矣。⋯⋯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这段对话看来,“尚志”即只要行仁义就可以使自己志向变得高远。同时孟子提出的“尚志”是和“养气”是紧密结合、相互贯通的。这种“气”是一种“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认为,为政者只有善于进行道德修养,尚志同时养气,方可达到志向坚定、从一而终的思想境界,然后内化为自觉的道德实践行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戴、天下归一。
孟子虽隔千年,但其教育思想却一直用永放光辉;《孟子》虽著千年,但其教育精华却影响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