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和思,什么叫学?由外而来,称为学。比如说读书是由外而来的,看听视频,是由外而来的。什么叫思?是由内开始思考的。内外是要相结合的。如果只是由外来获取知识和道理,可是由内并没有去思考,就相当于是内在并没有产生力量,没有产生思维,没有感悟,会是什么样子呢!
学而不思则罔,我们在外面学习来了知识,学习了技能,听来了道理,并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罔就是不解其意,无所得,比如说我们学习,即使把书本理论倒背如流,这个都是由外而来的知识,由外而来的文化。但是我们不思考,不深入理解里面的含义,无所得,即使能倒背如流,又能怎么样呢?我们的内在没有变化,也没有产生智慧,因为没有思考,注定还是迷罔的。我们所学来的知识,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转化成内在的智慧,这个时候所学的知识,才有用处,才不迷茫。有的时候,学习的越多越痛苦,是因为少了思的过程,所以终究没有理解真正的含义,而最后了无所得。所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学习不一定有用。学习不是没有用,是没有思考和感悟,没有去应用和实践。
思而不学则殆,思而不学,这种事情我常常会有,我总在思考,我的人生,到底该有什么样的目标,我该创造什么样的价值,我该怎么做好工作呢?我该怎么经营好和另一半的关系?孩子不听话,我该怎么让他学习好呢?为什么我的生活过得如此困顿呢?这都是在思考。
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跟我一样,一直在思考。思而不学,与其在苦苦的思考,不如去学习,当下的思维模式,当下的见解,当下的智慧,可能就到了这个程度,再去思考又能如何,如果能思考清楚思考明白,就不会存在当下的问题了。我们过多的思考没有任何的益处。我们平时忧虑的问题,平时思考的问题,通常就是生活、工作中家庭关系同事朋友关系亲子关系中的种种问题,现在我想放下所有主动地去学习,先改变自己。也许当自己的智慧得到了增长,自己的见识变得更广博,自己学习了更多的见解,懂得更多的道理,问题会自然迎刃而解。就像我们学习数学题一样,向老师请教学会了一个解题方法但并不深入理解,没有学会举一反三的方法,实际并没有发生变化。
思而不学则殆,殆字有三个意思:第一是倦怠的意思,当我们过多的思考很累,很累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倦怠。想象一下,当我们对工作学习一筹莫展的时候,不停地思考,只会让自己变得很累很痛苦,产生了倦怠之心,越思考越是焦虑越累。殆的第二个意思危险,思而不学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就如同陷在泥潭当中,苦苦地挣扎。无法自拔的,想着想着很多事情,自己就会产生联想,只会让自己变得更痛苦,非常危险。殆的第三个意思是疑惑不定的意思,当遇到事情的时候,只是在思考的时候,越思考越没有了决断的能力不坚定不自信,对什么事情都是疑的,这个时候我们终无所得。这个解释自己深有体会。
《论语》这句话,是一个名句。我经常听到这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今日又重新温习了一番,有不一样的思考和体悟,由内往外散发着智慧,一内一外是要相辅相成的。如果一成不变没有新的思路,没有新的境界,新的格局,内在不去升华,不认真的去思考和体悟,不能把它变成自己的,内化成为自己的智慧,就永远不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