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很喜欢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人性的枷锁》、《面纱》、《刀锋》都是很不错的作品,连大作家张爱玲都非常喜欢读毛姆,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经典作品,自有它流芳百世的理由。毛姆对人性的解读很透彻,又能站在上帝的角度来评判,满怀慈悲。
读完《刀锋》,心情是复杂的,书里面的人物特征非常鲜明,特别是三个主要的女性角色,她们不同的性格造就了不同的结局。正是应证了那一句“性格决定命运”,当然还有人物本身的眼界和格局。
伊莎贝尔
很喜欢书里伊莎贝尔,一出场她就是全场的焦点,为人活泼大方,不但容光焕发、诙谐开朗,也懂得享受生活,欢快的性格足以感染旁人。她的举手投足自然不造作,相形之下,旁边的人便显得俗不可耐和黯然失色。
她有一个恋人拉里,拉里有种与生俱来的迷人气质,伊莎贝尔对他无限倾心。看他的眼神更是充满爱和依恋,他们四目交会之际,拉里的目光流露着温柔,甚是美好。就像所有小年轻的爱情一样,单纯又美好,让人艳羡无比。
这对小情侣看起来是多么般配,可是现实总是不尽人意的,拉里因为好朋友在战争中失去了生命,不再对人生抱有太多热忱,甚至没有一份正经的工作,总在思考一些大家认为莫名其妙的哲学问题,这对于伊莎贝尔无疑是天方夜谭。
伊莎贝尔说,就算拉里没有任何财产,但是有份年薪三千的工作,她也会毫不犹豫地嫁给他,会替他煮饭、帮他铺床,不会在乎穿什么衣服,什么都没有也没关系。会当成是有趣的挑战,因为一切都只是暂时的,她相信天道酬勤。
伊莎贝尔是真心爱着拉里的,也为他们的未来打算过,曾托人为拉里找了份工作,她希望他们婚后能安安稳稳地过上幸福的日子,拉里却想要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生活,他们谁也谁不服不了谁。
一方面她太爱拉里,不想干涉他的人生,一方面她又不会为了他放弃自己的舒服日子,背井离乡去未知的地方过着未知的生活。
她虽然从小衣食无忧,但仍然能凭直觉认为钱很重要,钱象征着权势和社会地位,男人赚钱天经地义,人生本来就该为此努力。
所以伊莎贝尔最终选择了门当户对的格雷,一个家庭优渥的富家子弟,安安心心过着岁月静好的日子。
伊莎贝尔的舅舅说过一句话,他说伊莎贝尔嫁给门当户对的格雷,也许多年以后伊莎贝尔会出轨拉里,格雷也能包养各种情妇,各玩各的。但是他料想错了。
她是清醒的,早早就明白了,女孩子就算再爱一个人,也不能为了爱情放弃自我,放弃一切陪他去往陌生的城市。她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得到了,也就不再彷徨,过去就都让它过去,对于格雷的疼爱,她也感恩,于是好好照顾家庭,努力做个好母亲好妻子。
这让我想到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的盛明兰,她和齐蘅小公爷的爱情。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是许多情窦初开的女生心目中的白月光。而年少的爱情在现实面前总是不堪一击,明兰开始也彷徨纠结过,想过答应小公爷,但最终在祖母的循循教导下,选择了更加有担当的顾廷烨。
伊莎贝尔的观念多数来自身边长辈的引导,她的舅舅和妈妈,从现实角度出发,分析给她听,让她不至于走错。所以女孩子对待婚姻的观念,一定要虚心请教身边的长辈,听听他们的意见,虽然他们的话当时听起来可能很逆耳,但这往往都是长辈们的亲身经历,甚至是血泪的教训。
伊莎贝尔和盛明兰都能够认清现实和爱情,说到底爱情不过是青春年少旺盛的荷尔蒙作祟,没有物质作为基础的爱情就是一盘散沙,不用走几步,风一吹就散了。其实结婚真的不需要有多爱一个人,思想同频,旗鼓相当,在现实生活里能够站稳脚跟,用心去经营,这样的日子绝对不会太差。
无法想象活泼骄傲的伊莎贝尔嫁给没有稳定工作拉里之后会是什么样子,也无法想象盛明兰嫁给齐蘅小公爷以后的样子,也许那时美好的爱情就只剩下一地鸡毛了。
两个三观相差甚远的人,在以后平淡琐碎,鸡飞狗跳的婚姻生活里,再美好的爱情都会变得不忍直视。
这也是为什么《安徒生童话》里所有爱情故事的结局都是“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就没有然后了。
最后奉劝所有未婚女孩,千万不要为了爱情不要面包,无论如何都要保持清醒,要学会独立,也要学会现实一点,这不是物质,这是生活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