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子终于拿到奥斯卡小金人了!
绿年今天终于把《荒野猎人》这部电影看完了(好吧,其实是我懒,电影院都不想去)。一口气看完给绿年的感受就是:震撼。不管是大面积的自然风光震撼人心,复仇的主线剧情,亦或是深刻地历史阐述,都给绿年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绿年今天扯一扯对《荒野猎人》的看法。
1.大师级的摄影
在《荒野猎人》中大面积的高山,雪地,河流,冰森林组合而成的画面全部都是百分之百的原生景地。摄制组原本计划在加拿大进行拍摄,然而在补拍时由于原外景地的积雪已经融化,剧组不得不转移到阿根廷南部进行拍摄。更加困难的是拍摄地点遥远,冬天下午3点就会天黑,所以剧组只能每天选择下午1:30到2:45这个时间段进行拍摄。这也使原本拍摄80天的计划,延长到九个月。
除了摄制组对于自然风光的高度要求,拍摄的手法也是令人惊叹的。卢贝兹基最近的好几篇访谈里都提及到了电影大量采用自然光,很多人也许并不理解此处自然光的牛X程度。绿年下面稍作解释。
由于电影的拍摄并不是说一个镜头拍一遍就完工,很多镜头都是需要反复拍摄,最后画面达到预期才会继续拍摄下一个镜头,因此从内景到外景,大都是经过准确地设计的。(毕竟重拍花的都实实在在的美刀啊)而我们看到很多的外景非常逼真,似乎是真实场景的还原,但其实都是有外部光源的。这样不仅仅是拍摄的时候舒服,后期的剪辑工作量也是大大地减少(摄影师剪辑师: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而卢贝兹基却坚持使用自然光。由于一天之中的散射和直射角度会随时间不断变化,比如在中午,特别是夏季的中午,直射阳光极易丑化人物的形象,故而电影中的某些镜头只能在固定的时间点进行拍摄。为摄影师的耐心和毅力点个赞!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是长镜头。我们都知道电影是一种动态摄影,画面是连续的,但是拆分开来仍然是一个一个的镜头。长镜头是指用比较长的时间(有的长达10分钟),对一个场景、一场戏进行连续地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在片头的枪战中,现场应该是一片混乱的,如果我们当时正处此地也会是慌乱的,而摄影师通过几个长镜头加上后期的无缝合成,给观众带来的是一种方向感清晰,视野开阔,有落点的画面。
2.复仇的主题
本片的主线便是小李子所饰演的休·格拉斯为被约翰·菲茨杰拉德蓄意杀害的儿子复仇而展开。主角格拉斯是大量涌入美国中西部的开拓者,他们进入里族(rees)人的领地,猎杀动物,剥取皮毛,获得利益。但是这群人不顾生态平衡,唯利是图,只要有买家,便会疯狂猎杀,而这严重影响到了里族人的生活。于是,凭借着时代居住于此的地利,里族人展开了反抗。格拉斯在一次猎杀过程中遇到了里族人的袭击,伤亡惨重,从水路撤离,之后为了躲避里族人的追杀,不得不弃船逃离。格拉斯在一次外出时意外侵入了棕熊的领地,护崽心切的母熊对着小李子就是一阵猛怼(小李子简直就是被虐的体无完肤,谁看谁心痛)最后虽然杀掉了棕熊,格拉斯却也重伤濒死,幸而同伴及时赶到,就下了格拉斯。然而,一行人仍然有被里族人追上的可能。于是,菲茨杰拉德为了保住自己的命,也为了尽快把保留下的皮草送回,提议扔下格拉斯。尽管队长想要将格拉斯带回救治,但是条件所限,为了整队人员的安全,队长发出悬赏,留下人来照看格拉斯。为了菲茨杰拉德他主动要求护送重伤的格拉斯,但在路上他为了省事又试图把格拉斯捂死,被格拉斯的儿子霍克发现后他又残忍的将对方杀死,最后欺骗另一个同伴把格拉斯留在了荒野之中。故事至此已经由殖民者逃离里族人追杀转变为格拉斯为了替儿子报仇荒野求生。而后来菲茨杰拉德被格拉斯重伤并被苏族人杀死的结局则诠释了“复仇”这一主题,格拉斯为儿子复仇,里族人为无数死去的同伴和被破坏的文明复仇。
3.这是复仇,也是野蛮
我们也许对于格拉斯大仇得报的结局感到大快人心,同时也对格拉斯的顽强坚韧感到钦佩,但是绝不应该忽略格拉斯这样的殖民者正是造成里族人悲惨境遇的直接原因。电影中有一个镜头,救了小李子的波尼族男子被法国人吊死,胸前挂着一个木牌,上面用法文写着“on est tous des sauvages”,英文翻译为“we are all wild”。这句话的意义绝不是浮于表面的嘲讽波尼族是野蛮人,从历史的角度看,这句话更像是对于近代西方对于印第安人实行的种族歧视是种族灭绝的嘲讽---披着文明的皮,却实实在在地做着野蛮人都不如的野蛮行为。《荒野猎人》,是格拉斯的复仇,也是西方文明积累原始资本的野蛮。
电影名"Revenant"是从阴间返回的亡灵。小李子带着混血儿子的仇恨返回人间,同样夹杂着印第安人对抗西方冲击的悲怆,有了一份额外的深意。而小李子完成复仇时,导演安排印第安酋长骑马从他身旁经过,仿佛已经饶恕了白人带来的罪恶。(摘自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