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现在来个投要选举,站在项羽一边的人肯定过半数。项羽一般来说,在人心里是高大尚,而刘邦则稳居奸诈小人的“宝座”,这让刘某人很是痛心啊。
项羽一生其实也干过不少坏事儿,例:
项羽火烧阿房宫,烧毁中国历史一大古迹,同时使许多史料也付之一炬;20万秦军投降,亦坑杀之;对后世的坏事应该就这些了,但在当事的如气死范增.....
项羽先到达秦国,本可做一国之主,却放火烧官,劫走财宝,我说大哥……
咱何必呢?
刘邦到后,先后立法,自封秦王,安居乐业,不也挺好的吗?
我们再来分析分析楚汉争霸项羽失败的原因。如果大述的话,按一下有这么几点:
1、欲称霸却不识人才
《管子》云:“争天下者,必先争人”。项羽喜欢呈个人之勇,殊不知人才的重要性,在中国,诸葛亮堪称智慧的化身,而蜀国拥有这样的一个人才,却导致蜀国成为三国中第一个灭亡的国家,这与诸葛亮在人才培养方面逊色至极有着很大的关系,最终造成一个“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的可悲局面。因此刘邦说“项羽有一个谋士范增而不能用,这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一个不识人才的领导,注定事业不会长久,不会做强做大。
2、有雄才却目光狭隘
项羽说过,“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就是说富贵如果不还乡,就象穿着很漂亮的衣服在夜里行走,就没什么意思了。如果一个人追求成功,只想眩耀给别人看,说明这个人不是信心不足,就是虚荣成嗜。信心不足,就是水平欠缺的一种表现,虚荣成嗜,则是不够务实的表现。好表现,某种意义上说是目光狭隘,站不高,看不远。
3、重情义却疏于践行
“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别姫的经典历史镜头直到今天,还让许多人为之扼腕。一个斗士,战死疆场,本无可厚非,但既然爱上一个女人,就要做好保护工作,当好护花使者,为对方着想。项羽完全可以带着虞姫登上停靠在岸边的小船溜之大吉,但这个时候,他脑中只有自己,没考虑到身边还有一个需要他保护的女人。爱一个人如果不能在行动中体现,在关键时刻经不起考验,那之前的情绵意长、关心爱护全当是哄人的伎俩。
项羽失败,令一代又一代的国人为之叹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做诗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只是希望通过总结这样一个失败的经典案例,对我们的现实生活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避免在学习如日中天时,出现类似项羽这样的悲剧。所谓成王败寇就是这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