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艺即厨房的艺术,厨师的艺术,做饭的艺术,享受生活的艺术。
前段时间大火的电饭煲蛋糕,一度刷爆了我的朋友圈。简单地操作,常见的工具,以及老人小孩都爱吃,口号响彻各大平台。我信心满满的收拾出家里新买的电压力锅,参照网上速成教程,按部就班。中途蹲在灶台前观察四五次,收拾桌面两次,喝水一次,从准备工作到结束收尾,前前后后大约花了一个半小时。紧张又期待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
终于,成品没有叫人太失望。我邀请了几位室友挨个品尝,都说“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希望点评时能嘴下留人。于是乎每个人的评价都很中肯,而我对自己的厨艺又多了一点新的认识。
提到厨艺这个词,我脑海里忽闪最早的画面是读小学时候的自己。那时候年龄小、个子矮,家里的灶台需要请瓦泥匠搭造,高度到达自己的肩膀。印象最深便是搭个小板凳,提着大锅铲,一手扒着灶台,一手左右搅拌。从噼里啪啦的声音里第一次认识厨艺二字。
有一种难吃叫做妈妈都觉得难吃。所以,后来再大些,我妈为了不饿死我,开始手把手的教我学做家常菜,我也能认识常见的油盐酱醋和简单辅料。这个阶段的厨艺逐渐步入正常。
一直到工作前,少有时间下厨。这期间,厨艺不断上下波动,但最终会回到一个中间区值,翻不起来什么大的波浪。就像长时间停止了生长,半死不活。
毕业实习那几个月,与几位朋友同住,自告奋勇当起主厨位置。实践证明了我的厨艺确实要略微胜一筹。一到休息日,我们就变着花样学习做菜,尽量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姿。都说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有意思的公式,已知水煮肉片需要20分钟,腌肉用去15分钟,煮肉5分钟,热油1分钟,泼油花3秒,那么还是会多出来几分钟。显然,它并不是守恒定律。如果是我,切肉会再多两分钟,因为刀工很马马虎虎;配菜又会少三分钟,因为手脚比较毛毛躁躁;泼油偶尔会花掉10多秒,因为难免突发一些意外事故,比如油炸到你的手腕。
前天,同事给小组每人带了一小袋曲奇饼干,据说,是她老公亲自为同事去网上学习制作地。我含着泪,一口气吃了大半袋。晚上回到家,愉快的撸起袖子,看着满满当当的厨房,新一轮的厨艺考验,又开始了......
《舌尖上的中国》里有一句话“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
所以厨艺对我来说,不过是简单地活着,享受的生活。
图 | 来源网络
微博 | Goledn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