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4 周二
*我和几个朋友,带着孩子,大家一起约着吃饭。
吃完饭,孩子们凑堆去玩了。我们几个坐一块儿说说话。
一个朋友说我,“你孩儿都不咋吭声,不像我家那个,就知道咋咋呼呼的。”
另一个朋友说,“是呀,你看你孩儿多懂事。点菜的时候,随着大家的意思,都不提啥要求。”
说实话,若是搁以往,听到朋友这么说,我可能会有点“小得意”“小窃喜”,因为我也觉得,孩子随和,懂事,乖…这多好啊。孩子好,说明我教的好,我多有面子啊。
因为前一段时间我刚好和一个朋友讨论过“孩子懂事”这类的话题,心里正有一些想法和感受。所以,这回,听到朋友说的,我没有了以往“貌似谦虚,实则得意”的虚伪的说辞,“哪有哪有,孩子们都好,我家这个吧,还算听话懂事。”而是,我颇为真实的回应,“看到孩子这样的懂事,我有点心疼他,也有点自责。”
“咋了?”
“为啥呢?”
“你怎么了”
……
其实,朋友们相交这么长时间,彼此怎样的性情大家都心里有个大概。我突然这么不按以往常规的回应,让大家好奇起来。
(这段时间,我在老师的敲打下,鼓足勇气,去尝试对别人对自己真实。是的,好面子,虚荣,争强好胜…有时候只不过是自己的一层保护色。那底下,是“怕自己不好”,是“想要被认可”。
怕和要,使得我,不敢对自己对别人真实。
怕和要,使得我,把自己装在我认为的“标准”的套子里;也用要求,控制等直接的或用脸色,情绪间接的妄图把孩子,身边的人,也装在套子里。)
*面对朋友们,我说,我之前觉得孩子的懂事,听话,不提什么要求,这些都是好的,都是孩子自然而然的,他愿意的。
可有次,我分明看到,在他看到同学跟妈妈提要求,说考完试考好了,就满足他花100块钱去抓娃娃时,眼里露出的羡慕。
我试探的问他,觉得同学跟他妈妈提“抓娃娃”的要求如何?
孩子嘴上说着,“这么大的人了,抓什么娃娃,花那么多钱,又不值。”孩子又说,“抓娃娃是挺刺激挺好玩的,不过,我就是想玩,我就是提要求,妈妈你也不会答应哦。”语气里,透出失落。
那之后,我有意识的观察孩子。
我发现,很多时候,孩子的懂事,只不过是在迎合我的喜好,他在意我的感受,在意我的脸色情绪,害怕我说教,唠叨,发脾气。
他的不提要求,只不过是因为,他觉得提了也没用。妈妈只会按自己的意思,让他做什么不让他做什么。他的要求,需求,甚少被顾及,甚少被满足。所以,提有什么用?提了,妈妈不但不同意,说不定还会被讲一通道理,被唠叨一番。
*我一说完,朋友们都沉默了一会儿。
然后,大家纷纷开说。
有个朋友说,我家孩子也是这。
有个朋友说,我之前总怕惯坏孩子,对孩子比较严,管的比较多,总认为她不听话不懂事。现在听你这么一说,反倒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有个朋友说,你们这一说,我咋觉得我是看心情。心情好了,对孩子惯一点,提的要求,满足点;心情不好了,对孩子严一点,提啥要求都不行。
…
是呀,大家的这些心理做法我都有。
就是在意识到这些后,我开始对孩子有了心疼,对自己有了自责。
我请教老师,到底该怎么做?
记得老师说,先面对自己的问题(内心的怕和要,内心对钱的匮乏感,内心对什么是“值得,不值得”的判定……)
只有正视和面对了自己的问题,才能有空间,去看见,去了解孩子的要求,然后选择是否允许,满足。
不面对和正视自己的问题,那就会一味的把自己的“怕和要”,把自己的“匮乏感”,把自己“值不值得的判定标准”,强压给孩子。只能换来孩子压抑的“懂事”,及“无所谓”的没要求。
*也是,咱们别光要孩子“懂事,听话”了。
让孩子能不过于压抑的有自己的主见,能不委屈的表达自己的要求,能有我很值得能被满足的体验,比一味按父母的意愿,做个“懂事,听话,乖巧”的小孩,重要的多。
*是呀,别把自己和孩子都装在“我认为,应该…,标准”的套子里了。去看看,去了解,去听听孩子的想法,意愿;问一问孩子有什么需要,有什么要求想被满足。
然后,别急着说,这不行,那不可以,你要……
觉察一下,“不行,不可以,要怎样…”的背后,是什么?是基于自己的“怕和要”?基于自己的“匮乏”?还是自己认为的“值不值得”?……
可以审视一下,自己的这些,(比如匮乏)是真的吗?(比如值不值得的标准)可否调整和改变?(比如怕和要)需要孩子负责买单么?
当我有了觉察,也就有了选择。
当然,不是说,孩子所有的要求都要被满足,孩子所有的想法行为都要被允许。
孩子也需要学习,有些要求不能被满足,有些想法行为会被拒绝和不允许。
当孩子自主选择而不是压抑的懂事,也许,才是我们和孩子想要的“懂事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