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也篇第十二章】
6.12 冉求曰:“非不说(yuè,同“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可以理解为“画地为牢,不敢迈步走”)。”
杨伯峻:《论语译注》
在学习当中,我们难免会产生懈怠心理,冉求也会这样。
有一次,冉求沮丧地对老师说:“我不是不喜欢您的学说,是我资质有限,能力(或精力)不够哇。”
孔子回答道:“如果真是能力(或精力)不够,你会走在半道上走不动。如今你却(在思想上)画地为牢,不肯前进。”
孔子什么意思呢?他在开解冉求不要有思想包袱,不要有畏难情绪,先大胆地迈开步子,走出去再说。
读到这儿,我不能不说,孔子真是一位好老师,带给学生的可是满满的正能量呀。
孔子拿走路作比喻,希望冉求先行动起来,迈开步子往前走,不要还没开始,就在思想上给自己设置了障碍。
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羡慕、佩服很多“牛”人,甚至心里面还经常畅想自己能不能活成“牛”人的样子,但一想到具体的操作与细节,心里便开始露怯,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不可能达到某某“牛”人的状态。这在潜意识当中,就给自己的心灵设限了。逐渐地,就容易把自己的不如意或不成功,归结为“时也”“命也”,于是便在哀怨当中蹉跎人生。
当然,我并不是说,活成某“牛”人或者某成功人士的样子就会怎么样;我说的是,我们要学会在生活当中,给自己寻找一份正能量,为自己的心灵创建一个自在无隘、没有枷锁与桎梏的理想世界。
孔子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在给弟子传授知识的同时,他还注重启发弟子的心量。当我们在学习新知识或新技能的时候,一定要放开心量,积极主动地采取实际行动;而不要瞻前顾后,到处画地为牢。
以此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