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是关于京都如何在二战中被保护下来的。原来中国有传说史梁思成的贡献,但左博士查了曼哈顿工程及其他美国国防部档案以及决策着日记,发现真正的决策者或京都真正的”保护神”是当时的国防部长Henry Stingson. 他在战前曾访问过京都,对其历史与文化印象深刻。
左博士说,事实上美国开始曾选定文化古都京都作为原子弹轰炸目标,目的是给日本更严厉得精神打击。之前没有像对其他城市那样用燃烧弹炸,就是为了能更好地评估核弹的破坏威力。曼哈顿工程负责人Groves坚持用核弹。直到7月25日,即广岛轰炸前两周,Stingson才说服总统杜鲁门将京都从核弹轰炸目标中删除。
关于梁先生和华纳之所以会被误传,在这方面左博士另有文章介绍(“中国历史古迹保护的战时合作: 罗伯茨委员会在华活动(1944-1945)”, 《建筑遗产》, 第4期, 2016年12月,38-51页)。
结合讲座内容概括的基本情况是,该委员会是美国为保护战区所在地文化遗产而设,梁曾为其工作。他编写过中国地区的文物建筑和所在地目录并帮助委员会标注在军用地图上。但他并没有决定轰炸对象的权力。80年代,中日友好,他曾经的助手罗哲文(当时已是文化部高管)访日。当时日本人一直认为是哈佛大学教授华纳(梁曾经的老师,因曾揭取敦煌壁画,在中国学界臭名昭著)是京都保护得恩人(也有原因,故事复杂),但华纳生前一直否认(日人以为他是出于谦虚)。罗回忆说看过梁在地图上标过京都,所以日人以为可以解释华纳的否认,于是相信罗说。罗又以日本人都相信为由,在中国说确有此事(他自己的循环证明)。
华和梁的故事符合不同时期日本民众与美国和中国修好的愿望,也符合中国人以德报冤的宣传,更由此反衬梁未能保住北京的悲剧,所以广泛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