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打算十一再去深圳和老友好好叙叙旧,可后来朋友说,十一大家都有各自的安排,怕难以聚齐。再一细想,择日不如撞日,上周末便简单收拾行李说去就去了深圳。
这趟去深圳会友,主要是想去和两位老同学见见面,聚在一起聊聊毕业这几年,大家各自煎熬沉浮的日子。说实话,工作后的这几年,除了年龄一直在增长,在交友,工作,旅行,读书等等方面,不见其增,反见其减。真正的朋友是越来越少了,所剩有来往的不过二三人。有时想想,实属伤悲,怎么都想不明白单身的大好时光却被我过成已婚妇女的糟糠岁月。
8月26号周六,我们睡得很晚起床,吃完早餐便是中午了,之后朋友带我去附近的KTV唱歌。我说我不太会唱歌,朋友也说自己不擅长,但是我们还是满怀高兴地选择去了KTV。我和朋友两人轮流点歌唱,唱的歌曲都是些经典老歌,嗓音基本都是嘶吼的,说实话,我们真不是唱歌的料子。
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待在这个包间里的每分每秒,都是用自己最真诚的心声,最自然放松的姿态在唱。在KTV柔软的沙发上,我光着两只脚丫,从这头跳到那头。唱累了就来个“葛优躺”,随意任性舒适的很。朋友站在一角双手握住麦克风,尽情地放声,好像一位舞台上深情的歌手。在这里我们想唱就唱,想喊就喊,想跳就跳,不用任何的刻意,总算做了一回最真实的自己。尾曲我们一起唱起了周华健的《朋友》,唱到最后,伫立在两个不同角落的我们,心照不宣地相视凝望,那一刻我微微一笑,心底认定她就是我这一生的挚友。
从KTV出来我们准备坐公车去深圳书城,对于路迷的我们,在坐车这件小事上总犯迷糊。明明可以乘215路公车直接到深圳书城站下的,却迷糊到在半路下车,又得继续等下一辆公车才到书城。书城的一楼全是文具用品,对于这位被我称为“本子控”的老友,必定首先拉着我去看本子。图上的这个价格超贵的绿叶红花的小本子就是朋友送给我的纪念品,她也有一本。
右上角的绿色塑胶牌,是朋友带我坐地铁,在最后的出站口我突然找不到我买的绿票牌,朋友只能硬着头皮带着我跟随她刷卡出去,一前一后“咻”得一声一卡管二人出站。才发现偶尔迷糊的她,也有她的小聪明。出了地铁站后才发现,原来绿票牌一直安静地躺在自己的外衣口袋里。哎呀,没有比我再迷糊的人了。朋友说,留着它吧,以后再犯迷糊的时候可以把这块绿牌掏出来看看。
胡因梦的《生命的不可思议》是我在深圳书城这座高贵的书楼里,徘徊翻阅很久才发现对我口味的,于是,果断按全价收入囊中。拍下《围炉夜话》是因为那一句醒目的话:“指掌之间不止有手机,还可以有本书。”
在书城一楼的文具区往前走,我被这精致瓷器上的几点绿意吸引过去,拿手机刚一拍下,就被身后的导购员制止,不能再拍。顿时一脸尴尬地走开了。
看着图上琳琅满目的书籍,我又怕又爱。
偷拍朋友,是因为我喜欢这美丽的场景
朋友在密密麻麻的书架上细心地挑选着自己想看的书,最后她决定买下了一本最重要的《论语》。我一边逛一边看,恰好遇见这吸引人的一幕,赶紧掏出手机,拍下上面这张图片,把美丽永久定格,不让它消逝。
8月27号周日上午,我们吃过早饭,安安静静地在房间里各自翻阅着手中的书,在一段平静祥和的时光里,我们三人仿佛被时光穿越机带回到幸福的中学时代。
台风来了,狂风暴雨不停地在窗外咆哮着。屋外的树枝都被吹断了,深圳被淋得像个落魄的落水狗。我们爱惜生命,自是不敢轻易出门的。中餐我下厨,做了几道家常小菜。两个朋友感叹真不错,便用手机拍下了几张。被她们夸赞厨艺的时候,我笑得脸都红了。因为我的厨艺水平已经发挥到尽头了,再也弄不出其它的美味佳肴来了。
中午朋友提议看电影,于是,我们三个商议,在豆瓣上快速找到了一致想看的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我们穿着舒适的睡衣并排坐在沙发上一起看电影的场景,让我忽然想起了电影《牛仔裤的夏天》里姐妹情深的画面,感动之情不经泛滥。
8月27日下午五点多,深圳的风雨小了,我动身回莞。两位朋友把我送到检票口处,我回过头去对她们说:“真不想走啊!” 又转身前往检票处,最后一次回头:“你们两多保重,我走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总是一路走,一路丢。但总有些人,这辈子你都舍不得弄丢的,会一直小心翼翼地守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