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顺平《怎样指导小先生》读后感

    陶行知先生在“怎样指导小学生”这篇文章中,他叙述了如何成为一名称职的“小先生”,读了此文,引发了我对如何在当代的课堂中践行“小先生制”的浅显思考。

    陶行知推行“小先生制”是为了普及大众教育,打破教育的私有制,使人人共享知识,那我们当下倡导“小先生制”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激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因为要教人,小先生首先得把所教的知识弄明白。这样才能把所教的人教懂。既“学”又“教”,让学生在教和学的角色交换中获得同伴共学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小先生”要教什么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道什么便教什么,除了识字之外,还可以传授卫生知识,科学知识等。老师要敢于相信孩子,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孩子,肯定孩子,引领孩子。

    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他们喜欢的教学方式,注重方法的培养,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去教孩子。同样的“小先生”在教学的时候,也要运用自己的同龄人能接受的方式来指导他们,“小先生”在教的过程中不能摆架子,要虚心求学,做“小先生”要有恒心。

    做“小先生”还要有团结协作精神。在培养“小先生”时,我们先要“一对一”进行培养,然后才做“1十X”进行培养。

    陶行知先生说:“最好的教育是有来往的”,来往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在学生和学生之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