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姑娘,虽长相平平,个子不高,但人不可貌相,玲有一股拚劲。"走出农村,考上大学”是她心中的梦想。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她选择了“苦海”。尤其上高三那一年,几乎每天晚上玲都挑灯夜战,真可谓“为梦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终究,人不是铁打的。第二学期在油菜开花的季节,长期节俭的拼命三郎玲生病了。咳嗽,发烧,怎么治都不显轻,反而日益加重。以前能吃下二碗饭的玲如今连半碗都难以下咽。玲日渐消瘦,两条腿像海绵一样柔软无力,走路有时都打晃。尽管病的这么严重,她仍对父母守口如瓶,唯恐他们担心。
坚强的玲一边自己找医生看病,一边强撑着学习,就这样坚持到高考体检的日子。结果出来了,玲得了肺病,最低需要一年半的治疗。
玲蹲在医院里号啕大哭,家里的日子已经捉襟见肘,可现在自己得了病,又要给含辛茹苦的父母增添额外负担,她心如刀绞。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懂事的玲在学校恨不得一分掰成二半花。过度的节俭和身体透支使她落下了病。
玲很无助,她不知道为什么苍天在高三这个节骨眼上跟她开这样一个玩笑。病要治,学还要上,要坚强!老师这样鼓励她。
治病要钱。近来频繁的要钱已经引起了母亲的怀疑,这次再要钱,怎么开口呢?
思来想去,玲决定先借钱看病,再派一个地方的老乡同学去家里拿钱,但不能实话实说。
老乡做到了保守秘密,病也看了,可怜的玲仍不见好转,她每顿只能勉强吃下半碗饭。有一次考试因为病情严重无奈中途退场。班里的一个同学实在看不下去,便偷偷去了她的家说了实情。母亲顿时哭成泪人,父亲立即放下手里的农活火速赶到学校。看着已经瘦骨嶙峋的女儿,父亲心疼地说:“玲,回去治病吧,学不上了。”玲哪肯同意,但经不住父亲的苦苦哀求只好回家住了二天又回到学校。
玲这次回校带着母亲借来的二十几个鸡蛋,母亲让她每天早上炖一个,营养一下。老师和同学们每天对她嘘寒问暖,关怀备至。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有着爱的滋润的玲渐渐地出现了好转。从餐厅到教室再到宿舍的路上,同学们再一次看到一个疾步行走的玲。
苍天不负有心人。就在七月底,玲收到了一所师范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后来玲才知道,她是她们那个普通高中 唯一考上大学的女生。
高三的玲是不幸的,长期的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良使她患上了疾病;但她又是幸运的,她不仅挺过了生命中的这个坎,又成功地挤上了大学这趟班车。在那个录取率只有20%左右的年代,能考上大学,真不容易!玲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她笑了,笑得那么灿烂!
苦心人,天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