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看了《我的姐姐》,这部网上蛮热的电影。故事很简单,就是女主安然重男轻女的父母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生了一个弟弟,但却意外车祸身亡,已经工作的女主面临的选择的故事。
女主面前的选项也很简单,就是“承担扶养的义务”或者直接“放弃不管”两个选择。这可以看做一个天平,两边还可以放一些砝码。但是具体到这个天平两边的可以加的“砝码”上,却有很多可以考究之处。
按照一般人的三观来说,如果父母对女儿很好,弟弟很是懂事,同已经工作的姐姐很是依恋。而女主在外生活并不顺利,反而多有坎坷。那么这样的亲情羁绊下,安然选择扶养弟弟基本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甚至也不会成为一个故事。它太平淡。
于是剧中偏偏没有这样表现,不光安然的父母对她并不好,为了能生一个儿子,甚至让她小时候假扮残疾人来获取二胎资格。甚至弟弟也是顽劣不懂事的小孩。和姐姐关系更像是陌生人。而且她还有个家庭条件很好,和她感情也很好的男朋友。也就是说开局就把”不管“这边加足了砝码。这样的背景之下,很显然如果安排一个姐弟情深的结果不但不会让人感觉到幸福,反而会让人反胃。所以我能理解结尾一个模糊化的所谓”开放性“结尾。
看完剧我虽然依然不能认同但、却又能理解了这样的选择。因为剧中给了太多额外的东西,算是重新起了一个称量标准。
首先安然的”放弃不管“的一边并没有那么值得期待。她的男朋友和她的感情是真的,男朋友家境优越也是真的。但这些并不意味着和男朋友会有一个幸福的预期。因为安然那个对家长的言听是从的男朋友,很显然是个没主见的人。这种情况下优越的家境的中的家长和刚强自立性格的安然组成新的家庭,带来的在的生活可能不是幸福美满,而是发生数不胜数的矛盾和冲突。而工作安然在工作中直面硬刚的性格也注定在职场上未必顺利。至于她计划中的考研之后去北京闯荡,实现过程也困难重重。虽然我不是医学专业,但是我知道考研是个多么辛苦的事情,我也能想象得到医学生考研更是不易中的不易。
当然以上种种更可能发生的不利一面还并不能决定天平的倾向,只是让这边的砝码看起来不那么重。而真正决定天平倾斜到另一边的是她的弟弟,是她自己的思想改变,是一种可能对安然本身来说更重要的东西。
随着剧情的推进很多看起来让人气愤的情节也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例如弟弟对姐姐吐口水,弟弟把姐姐做的面包糟蹋了,吵着要吃肉包子。而这些安然自己也有,她和男朋友争执的时候也会朝他吐口水,她自己也很喜欢吃肉包子。这些细节应该是导演想通过表现姐弟俩的相似之处表达一种所谓”血缘关系“的特殊之处。至于还有的弟弟走不动要姐姐背着,说姐姐身上有妈妈的味道等等,简直是在明示。后面不断出现的安然的回忆,例如他给弟弟洗头的时候回忆起的妈妈给自己的洗头,凡此种种在表现安然的内心冲突的同时,也是在表现她对亲情的渴望。对一个温情家庭的渴望。这样为数不多的温情,在安然对小时候的家庭暴力的回忆的对比之中,似乎显得微不足道,但也可能正是因为如此,反而更让她记忆深刻。
从利益角度看,很显然,领养弟弟是极大的损害了安然的利益的,无论在前面已经铺垫了那么多的基础上,后面导演无论怎么圆也不可能在这方面给安然选择扶养弟弟的一边加足砝码了。但是安然看重的是自己的利益吗?如果是自己的利益,那她剧中和男朋友分手,工作中和有背景的同事起冲突等等的选择很显然都并不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她后面坐在父母墓前说的一番催人泪下的自白,表明了她真正渴望的其实还是父母的认可,她渴望父母的爱,她想要一份亲情。
当弟弟在和姐姐生活的一段时间中变得懂事乖巧,甚至为了成全姐姐读研去北京的愿望的时候(虽然这里剧中弟弟的转变有些突兀,可能是电影时长有限,不能给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细致转变过程)。这一份亲情可能不够完美,但对安然来说已经足够说服自己。
至于很多人说的开放式结尾,在我看来其实并没有达到效果,毕竟更多的人认为姐姐最后就是扶养了弟弟。所以我默认就是这样的结果,而这种结果我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