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打算周六和朋友一起去爬山,提前几周组队报名了一个“18公里徒步”的活动。不巧,临时有事去不了,就打算把空出来的名额转赠给别人,毕竟交了钱的,浪费了可惜。转发朋友圈,在朋友圈找到人之后,又联系活动负责人,忙前忙后,终于搞定了然后分文未取。
嘴碎,和朋友说起:
朋友:反正你又不想要回钱干嘛不直接不去就好?
我:因为她想去啊,虽然和她也不熟
朋友:嗯……好人
我不知道这个“好人”里有多少褒义或者贬义的成分在,但是我知道她在觉得我是在做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或者说在这件事情上,我吃亏了。不知道大家对“亏”的定义是什么,总说我很容易吃亏。但或许在我的角度,那算不上亏,而是在我的利益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让对方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这里想用“蜈蚣博弈”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蜈蚣博弈”前面的规则不变,新增一个规定:A收益40封顶,B收益50封顶。那最后的均衡策略是什么呢?最多人猜的是(40,40),但最终是(40,50)。很多人都说A收益40就封顶了,何不在双方都获得40就喊停,反正也不能再增加,不然B比自己多,不是很亏吗?但反过来A已经达到最大收益40了,继续进行下去,自己的收益反正都没有减少,为什么不也让B达到最大收益呢?这是典型的两种思考方式,理性人更倾向于后一种,在自身收益达到最大时,也让对方达到最大收益,这才是最优的策略。
所以有时候,说别人“吃亏”的看到的只是自身的利益,“吃亏”的人看到的却是双方的收益总和最大化。或许有时候,我们寻求的是一个最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