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peter10天写作共读营正式开营了。从第一天打卡到第四天,每次作业都被评选为优秀,确实很开心,但因为不自信,也时常会陷入自我怀疑,优质的标准是什么呢?真的写的好嘛?……
直到昨天(4月4日),我和小紫老师说,因为要全力准备声音秀的比赛,今天暂时不交写作作业,明天再补作业。直到当天中午,声训营发来通知说,因为清明暂停一切娱乐项目等原因,比赛推迟一天,尽管这样,我依然没能去完成写作的作业。
当天,我在家看了整整一天的电视剧(ps:其实是有点小罪恶感~),直到晚上11点,开始阅读,想着完成作业打卡,速读之后,真的不知道怎么动手,第一,标题不知道取什么(对我来说标题一直都是自己的困扰),第二,不知道怎么开头来写,后面就直接睡下了。次日,我起来补作业,又不想写,纠结几番之后。既然不想写,那就写一下自己写作过程中的内心戏吧,也就有了这篇“关于写作的那点事”。
当天的作业内容是读16章:勿用写作来索爱~22章:专心注意,然后输出自己的感悟。关于这部分内容,我讲下自己的2点收获。
01·自信,坦然接受他人的赞美
不管是写作,还是其他事情,我们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得不到别人的认同时,我们会失望、难过,得到认同时,我们又开始怀疑、否定。在本篇文章的开头,我就有提到当自己的文章被评为优质的时候,其实我常常会持自我怀疑的态度。
上学那会,我常常会去隐藏自己的认真。明明很认真,还要装出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别人给我的标签是:“认真、努力”。
实际上,对于这样的标签,我非常不喜欢,我并不喜欢这样的赞美,因为它给了我压力,害怕自己明明就很认真,却拿不到好的结果,在一次次的自我否定和排斥别人赞美的过程,最后,“成功”地拿到了不好的结果,不管自己多么努力,成绩总是上不去……
如果那时的自己,可以坦然去接受别人的赞美和认可,把它当做是一种向上的动力,结果是不是就会不一样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生活告诉我们,我们应当要自信。
其实,生活中很多人同我一样,当别人给予她赞美的时候,她反而会有心理负担,她们甚至会生气,只是有的人会表现出来,有的人不会。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坦然接受别人的赞美,学着更加自信,让自信变成一种习惯。
02·你会写故事嘛?
要写好故事,我们务必在故事中注入生命的气息,生命气息好比是故事的“灵魂”。
过去,我们听过很多的故事。从朋友那里听来的,从书中看来的,从电视,生活中捕捉到的,我们成为了这些故事的二次传播者,却怎么也写不好这些故事。
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我们只是在阐述故事的本身,并未能真正走进故事里,我们成了置身事外的局外人,因此未能够把别人带进故事里。
要写好别人的故事,走进别人的故事,我们应当把自己放进主人公的环境里,结合自己的经历,反复多次琢磨,抓住细节,考虑周全。
正如文中所说,要写好他人的故事,“我们务必在文中注入生命气息,否则的话,写出来的文字会虚无缥缈,看不见你这个人的存在。”。
写作是生命的修行,锤炼文笔,是一个慢过程,急不来。关于写作的那点事,有纠结,有失望,有快乐,有痛苦,持有平常心,方能守住一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