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爱的风雨飘摇
有句歌词说的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
婚姻是需要经营的,爱也是需要经营的。爱的越深,在乎的就越多,爱的越深,吵架的时候,矛盾就越深。如何解决深之而又恶性循环的矛盾,只有一点,那就是妥协,必须得有一方妥协,有爱,日子还可以接着过。
那父亲和母亲之间的矛盾,经常升级,而且是恶性循环。听母亲讲,我小的时候刚会爬,有一次父亲跟母亲因为地里的活,又吵架了,他们只顾着吵,也不管我,结果我爬来爬去就掉在上,然后鼻梁就磕在了母亲做饭的铁锅的锅边上,母亲说鼻梁差点儿没磕断!流了好多血,母亲当时就把我抱起来去了邻居家上了药,我才渐渐的好转,不过到现在鼻梁上还有一个疤痕在。这就是他们吵架的代价。是母亲的妥协,母爱的由然而生才结束了那场战争。
事事无常,总是有一些事情是不尽如意的,按母亲来说,父亲对母亲的不满太多了,听了母亲讲这么多,我觉得他不是对母亲不满,父亲是故意的。想搬回河北可以商量,不可以用这种暴力方式来解决。话题还是回到最终的那一点,父亲从小缺少母爱,没有人教过他怎么样去爱一个人,缺少爱的教育,欠缺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脾气不好。所以才会采用这种错误的方式。那我觉得母亲应该能引导他,但是母亲说,她也经常劝父亲,可他不听。母亲太善良,太心软,太敦厚,说话根本就没有力度,虽然是名教师,道理懂很多,可在父亲面前一直是以忍让来解决问题的。
姥姥姥爷也经常劝母亲忍让,说父亲离家太远,不要跟他计较,就这样母亲一直在妥协着,可父亲一直在得寸进尺着。就这样一个让一个进,就像当初我和我的前夫一样,成了恶性循环。按正常来说,女人能忍让那就说明这个女人很温柔,很爱这个男人,可有些男人却不知道珍惜。但父亲不是那样,父亲还是很珍惜母亲的,母亲妥协完了,父亲过一会也就顺势而下了。可是两天不吵架,三天还是早早的。
我小的时候在姥姥家长大,就特别不喜欢在家里呆着,母亲说父亲很疼我,经常给我买吃的,买衣服和鞋子穿,把我打扮的当时像个小公主,他经常想抱我,可我就是不愿意和他亲近,愿意呆在姥姥身边,因为这个父亲也生气,就说我跟他不亲。其实直到他去世他都不知道,我当时为什么会这样,可我自己心里清楚原因,那是因为小时候有一次,我姨骑车带着我去玩,问我想去哪儿。我就说回家找妈妈,结果我们刚到我家房子大门的时候,我就看见母亲在大哭,还在不停的跟父亲讲道理,结果父亲一下就把母亲推到在地上,还伸手在母亲背上打了几下。就这一幕,给了深刻的印象,我就觉得父亲太可怕,呆在他身边很危险,母亲太可怜了,当时我幼小的心里就非常害怕难过,哭着跟我姨说,回姥姥家,心里就有了永远不再回去的主意。从那以后无论父亲给我买什么吃的,穿的,我都不回去,送到姥姥家我就吃,我就穿,不送就不吃,实在非要回去不可,就让姥姥姥爷一起陪着我回去。然后在一起回来。
这种惧怕,是心灵上的创伤,对那么小的我来说,见到父亲,就感觉非常压抑。说实话,我当时也不知道怎么被吓的那么严重,只要我一见到父亲,就想逃,就要哭,就非常不愿意和他在一起。这种状态持续到我九岁才结束,那也是真真正正回到河北老家后跟父亲一起生活了,才慢慢的改善,不在怕。而这期间,母亲向父亲提出了几次离婚。结果都被拦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