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寨走着,看着,吃着。民以食为天,吃着是一大享受,不用遮掩。何况,我是带着写三寨美食的任务而来,每天吃着,更加堂而皇之。
大多的美食都出自男人之手,餐厅的大厨几乎都是男士,为什么是这样?我不得而知。或许,上帝在造人时就特别给了男人特殊味蕾。
这一特殊而又常见的景象,在三寨,展示无余。在三寨,家里做饭的都是男人,女人们要外出干生产劳动。“百炼成钢”,做饭功夫成就一绝也是必然的。在旧寨,当我吃着那一块块金黄色的腊肉,肥而不腻。尝着脆生生的酸腌菜,享用着经火烧后在煮熟的美味手撕鸡......那些看起来粗陋的旧寨日常美食,眼前闪现的是那句充满了文艺气息的“布衣不掩国色”。三寨没有任何一家对外营业的餐馆,我这些天来吃到的美食都来自寻常百姓家。
作家白瑞雪说:“那小小的一碟菜里,吃得出食物本来的味儿,吃得出天地生养万物竞发。包含在简单食物里的海洋与土地的气息,是人之来处,也是人终将所往。”
是啊,简单,质朴,是美食的根本,所有美食都需经寻常百姓日常岁月打磨才能形成。当我对旧寨村民日常食物追根溯源,发现关键还在食材本身的滋味。
先看旧寨水腌菜,旧寨的酸腌菜的制作过程实际上非常的简单,从地里选取优质的青菜,拿回来洗净,并反复揉搓直至有清水渗出,然后将洗净的菜切割车小断倒入咸菜罐子里,加入适量的温开水,在最上层盖罐子的周围加盖一碗包谷面,再放到火塘旁边用火慢烤,或放到太阳下面晒,几个小时后把咸菜罐子翻转一面,提升酸菜的发酵均匀速度。一夜后就可以食用。看似和其他地方腌制酸菜过程没有什么区别,关键点在于那一碗包谷面和旧寨得天独厚的好水质。吃的时候,放香菜、盐、味精、油鸡枞、先打的油辣子,搅拌均匀即可食用。旧寨的酸腌菜在周边村寨小有名气,深得大家喜爱。周边村寨都来纷纷来学习取经,可惜还是没能达到旧寨的味。在“小三毛”所居住的连排建筑一个妹妹家里,我们吃到旧寨的美味腌菜,那味至今缠绕在我的记忆中。
美味腊肉,酸腌菜和腊肉是日常家庭三餐必备。再贫穷的人家,每年都要养殖2~3头猪,用自家种的包谷喂养,待到可以宰杀时家里日子困难的会留一头给自家吃,其余的要卖了贴补家用。
腊肉的制作是需要时间来打磨的。首先是猪肉的选择,猪肉采一定要原生态家养,取肉时间大致在蜡月十八前后,这个季节气温比较低,适合保存。把猪宰杀后,肉切块,待肉水份晾干,用盐直接倒在肉上反复揉搓,放两次盐,大致腌制时间为三天。第三次用酒最后一次腌制,挂在火塘上方的悬梁上,做饭时火塘的烟火会自然往上窜,实际上就是用烟熏和自然风风干,放置时间比较长,立夏以后可以吃,吃的时候用蒿子,白蜡叶擦尽表面灰尘,腊肉表面虽然很脏但洗净后肉质香味植入心底,吃完再也不会忘却。
我吃得云淡风轻,在美食面前心悦诚服。这些食物来自食材本身的天然滋味,没有过度雕饰。我一块又一块的往嘴里塞,一边叫着“好吃,好吃”。一不小心还咬到了自己的舌头,我狼吞虎咽的样子看起来就是一副差点把舌头吞下喉咙了。
在美食面前,我是没有抵抗力的。色泽如黄金的腊肉不仅肥而不腻,盐的咸淡也是恰好。之前吃过一些乡村火腿,包括名扬四海的宣威火腿,口感和肉质都很好,但是在盐的咸淡上有些难以接受,大多的腊肉或火腿都会很咸,严重影响了肉的原味。
接连吃了几块,胃囊容量有限,在抗议,我有些无奈了,只得放下碗筷,颇有立地成佛之悲壮。但那一天,离开农户家时,我悲壮地告知主人,“这一顿管两天了”。这话没有丝毫掺假成份,事实是晚上到了老营,我和同行小伙伴走进“傣味庄园”,面对最爱的“炒螺丝”,还是一点食欲都没有。
接下来,继续看火烧手撕鸡。这道美食可以堪称旧寨和阿石寨一绝。关于这道美食的来源和传说,下一篇美食里我再给大家介绍,这里就暂且省去一万字。
火烧手撕鸡制作也是繁琐的,但慢工出细活。首先是鸡的选择,一定是要村里自养,喂养时当然是包谷,不能是饲料。鸡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嫩,一年半左右最合适。把鸡宰杀了之后的加工阿石寨和旧寨有些不同。阿石寨是从鸡的软肋取出内脏,之后缝合软肋将整只鸡放到火炉上用火烘烤,烤至黄,褪去鸡毛。而旧寨是不取内脏直接在火上烘烤。烤制金黄后再取鸡的内脏后把鸡进行清洗再放入锅内。其后的方法两寨大体相同。开始煮鸡时把整只鸡放入锅里煮,往锅里放一把不淘洗的生米,据说是可以起到去腥的作用。再添加腊肉、草果、盐、蒜苗、洋芋、青花菜等蔬菜,待鸡煮熟后再把鸡取出用手撕至块状,再放进锅里煮一小会,一锅美味杂锅菜出炉,营养美味。
写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我嫣然成了一位新东方专业毕业的大厨。
对此,我呵呵,呵呵,再呵呵!话归正传,美食亦布衣,“布衣”美食,直抵人心,温暖,可喜。
关于豆腐,故事很悠长。要从故事讲起。在旧寨,逢年过节家家都要做豆腐,特别是二月初八这天,豆腐是必须要有的食物,关于原因,我问了村里好多人,都说不知道。或者,我们就说是吉祥平安吧,这个理由似乎通用些。先看制作过程,首先将准备好的黄豆泡制一个晚上,大约八个小时左右,第二天早上起来用手磨磨出豆浆和豆渣,将磨出的豆浆放到农村制作豆腐专用“摇架”上沥出豆浆,再将豆浆放到锅上煮,并放入适量的石膏或者食醋或是酸腌菜水。出锅后的豆腐相比日常我们食用的要老些,我看到师傅在切豆腐时不用小心翼翼,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切,形状可以保持。做法煎炒煮都可,再是厨艺不好的师傅用旧寨豆腐,也可以展示棱角分明的技术。吃起来质感满满,满腔原汁原味的黄豆味,没有任何掺和的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