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

图片来自网络


《道德经》为春秋时期老子所著,又名《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千百年来,启人无数;闲暇之时,捧读此书,心有所感,惶惶然诉诸文字,乃一己之得,属自乐也。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出自于《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崇尚贤才异能,使世人不争名逐利。不看重稀贵珍宝,使世人不做盗贼。不诱发邪欲,使世人不乱其心。因此,有道之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使百姓心里虚静,腹中饱足,精神内守,筋骨强壮。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使那些有心机的人不敢为所欲为。遵从无为之道,即没有治理不好的地方。

这一段治国方略貌似有些消极,尤其是:“不尚贤,使民不争。”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一个社会大动乱时期,各国诸侯争权夺利,皆在扩充实力,网罗人才,所尚之贤,未必就是真贤,何为“贤”也没有明确的标准,那种尚贤之风并不能解决天下纷争,却是民生维艰,戎马生于郊,鉴于此,老子开出了一剂药方,“不尚贤,使民不争。”

斗转星移,岁月更替,非要拿三寸金莲的绣花鞋套一套现代人的脚,哪里能够穿得上?所谓单方酿悲剧,非单方之错,皆因人因病不同罢了。

老子崇尚的是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万事万物均按照它自身本来的样子运行,人需顺应自然,不恣意妄为,老子竭力反对的是随意干涉和改变自然界的规律。

古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管理者的决策往往会引导左右下属的思想行为,如果过分地标榜、过分地强调一件事,其结果往往会使这件事失去它本来的意义。

在一个特定的日子里,某地开展某项活动,某敬老院来了一批又一批志愿者,一天之内,老人们被一次又一次地洗脚,这样把好事做得变了味,大概不是发起者的初衷,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不应该反思一下吗?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字面上很好理解,作为个人修行,让内心澄明,抱一顺道,致虚极,守静笃,如能做到,那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是衣食无忧之后,在光怪陆离、浮躁喧嚣的环境下,我们可以努力做到,不断消减不良欲望,不自满不自弃,不为迷雾所障,不忘初心,在淡泊中明志,于宁静中志远。

在此分享一则禅宗小故事,也是想让自己清理一下思绪,留个空杯给明天。

南隐是日本的一位禅师。一天,一位当地的名人特地来向他问禅,名人喋喋不休,南隐则默默无语,只是以茶相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子,满了也不停下来,而是继续往里面倒。眼睁睁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名人着急地说:“已经满出来了,不要再倒了!”南隐说:“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如果你不先把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阅读: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暖阳_1332阅读 183,678评论 4 81
  • # ubuntu 16.04 安装 # -------------------------------------...
    c04cedd5322d阅读 209评论 0 0
  • 说到写作,不能不提到我的一位初中语文老师。记得读初中时,我们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会让我们每周都进行摘抄...
    静水观澜阅读 326评论 0 2
  • 文/ 檐铃化语 每当闻到清明的气息,我的灵魂就开始出窍,不受控制的伴着思念朝着牧童手指的方向,一路狂奔,直达我的故...
    檐铃化语阅读 499评论 4 9
  • 原创:若木菡 请借我天下桑叶 请将我变成小蚕 我一定争分夺秒 尽快羽化成茧 从此 丝意无限
    若木菡阅读 421评论 17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