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不算长,其核心诡计就是学心理学的丈夫联同自已的情人即他的女学生,以及他的心理学研究室的助理,如何利用种种心理暗示,设下圈套让妻子误以为丈夫是一个杀人凶手还想加害自已,在万分害怕之下选择主动与之离婚。而丈夫也因此占据主动,成了被“任性”妻子随意伤害的受害者,最大程度的保住了自已的前途地位与及金钱,还可以与自已的小情人双宿双飞,简直人生赢家即视感。
为什么学心理学的丈夫能够布下这样的圈套并且成功了。为了解答这个疑问,我在网上去查了一下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网上资料显示,目的为1,描述心理事实2,提示心理规律,3,指导实践应用。第三点引起了我的注意,指导实践应用的意思是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如何了解、预测、控制和调节人的心理。
我想先梳理一下这个故事能够成立的一些条件及风险。丈夫必须对妻子的思想行为有非常充分的把控。比如,当丈夫告诉妻子,来敲诈他们的那个女学生突然某天从深夜的火车上失足摔死了。丈夫要非常确信妻子不可能去他的学校或听旁人的话去印证这个女学生的身份和死亡事件的真实性。如果这一点不成立的话,那么后面的的诡计几乎就会面临难产。那为什么丈夫会这么有自信?我的推想是:从文中可以知道妻子对事业优秀的丈夫是有一点自卑感的。虽然丈夫的事业多少也是靠了老丈人的提携,但是妻子觉得自已长相普通才华平平,能嫁与这样的丈夫也算是“非人之福”。所以这样优秀的丈夫与她说的种种她不太会去怀疑,更何况后面也有提到她也不太敢去质疑丈夫,因为怕多问几句,丈夫“怒气之盛”恐不是她所能承受的。同时,虽然故事中没有特意提到,我们也可以想像的到,结婚后的妻子做了家庭主妇专心照顾丈夫,与社会处于基本脱节的状态。不然文中丈夫的情人上门自称自已是丈夫心理学系的学生时,她也不会完全不了解不知真假。当然我们也可以说丈夫的学生太多了她不可能每个都认识。那么后来她找私家侦探调查时,对照片上出现的那个,曾冒充警察的丈夫的助理她也完全不认识时,连侦探都惊讶地问道:“你不认识他吗?”所以我们大概可以推知,这个妻子对丈夫生活周遭的一切都很陌生,再加上丈夫应该在家脾气也不是太好。所以妻子面对曾上门对她出言不逊而且又有敲诈丈夫之嫌的女学生之死,应该不会想到会跟自已有什么关系,最多只会感叹一句“女人可悲”罢了,更不会去求证一番。所以这里,作为心理学专家的丈夫是通过平时对妻子行为的了解,知道妻子大概率也会遵循不多过问与自已关联不大的事情的行为习惯,预测了妻子在听到女学生死亡后不会去求证这一点。因此在作者前后埋的细节伏笔里让丈夫布下的这个圈套具有可信性。
至于后面让助理冒充警察给妻子假信息让其起疑心,故意让妻子有机会打开平时上锁的抽屉发现列车时刻表,再拿糖粉冒充毒药给妻子服这一系列的操作,彻底击溃妻子的心理防线,终于让妻子在惶惶不可终日的压力之下主动提出离婚。这些后续的手段是因为了解妻子也喜欢侦探小说,心思比较细腻,所以他不但预测还控制了妻子的心理及其具体的活动。表面上妻子所做的选择是她自已的决定,其实全部都是在丈夫的控制之下。谈到对于丈夫而言的风险,要么是一些心理暗示要么是没有实证,所以即使中间出了什么纰漏也没有大的问题。但这里面也形成了这个故事里最大的一个变量,就是那个助理。
在这个圈套里,丈夫和情人因为是利益共同体,所以他们做什么都是在合理逻辑之内,也是可以彼此牵制的。但唯一让我不能理解的这是这个助理。他参与此事的动机是什么?这点原文中没有交待。原文中最后只写到妻子发现了他们的关系,幡然醒悟丈夫的诡计。但没有进一步写她是否有打算接触或调查那个助理,应该是准备就此收手,文章也到此结束。但我想,如果是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大概率是不可能就此打住的。变数就存在于助理和小情人身上。
我们无法得知丈夫是用了什么方法让他的助理参与了此次阴谋,助理能得到什么好处。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测:丈夫是搞心理学研究的,圈套的具体细节他跟小情人肯定是一起精心策划过的。但这个助理不一定知道他们的全盘计划,他有可能是被导师以一次心理测试课题为名去了导师家里做了导师让他做的事。如果他真的纯粹为了欺骗,为什么不专门做一个警察证件而是儿戏似的只做了一张名片呢?对于丈夫这样的老奸巨滑,他应该会让事情的真相被越少人知道越好才对吧。用金钱和前途去诱惑助理也不是最好的办法,重赏之下必有不可告人之目的,凭空遭人怀疑。而且以后如果东窗事发,也是自已给自已挖坑。所以东想西想,丈夫不愧是心理学家,做的这一切,似乎真的没有给自已留下什么后患。除非一点,妻子用了什么手段后,或者其他什么原因,他的小情人与助理联手指控他。虽不一定能马上成功,但对于十分紧张自已仕途的大学教授,闹的满城风雨对他而言也是非常不利的。
希区柯克的电影《电话谋杀案》里,男主是写侦探小说的,他的朋友问他:你相信会有一个完美的谋杀案吗?他说,当然相信,但那些只是纸上谈兵。我可能会比其他人计划的更好,不过我怀疑自已能否把计划付诸实施。因为故事是按照作者想的发展,而生活就不是了。人,就是这其中最大的变量。
《别了,可恶的人!》佐野洋短篇推理小说有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百日目标检视 目标1 早睡早起,朝6晚11 目标2 养成运动习惯,11月参加一次长跑赛事 目标3《入行论》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