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与先生一同散步归来。
看他精神抖擞的样子,我忽然就有些沧桑感: 才哥,我们都四张咯,真真逝者如斯。哪里,夫人,只是不惑而已,别伤感哦。这个年纪,有好多夫妇还生了二胎,还有的正在备孕二胎呢。说完他还✌耶了一下,我一下就释怀了,也是,正年富力强呢。
要不,咱们也生个二胎,好给咱闺女做个伴。这个,要好好考虑下哦。接着我们都陷入了沉默。
也是,这个问题随着前年国家政策允许生二胎后,就变得让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纠结起来: 二胎,生还是不生?
虽比不上哈姆雷特的那个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也确实是亲爱的政府给百姓出了个难题: 生而无心养育,不生怕儿孤单。
倘若稍稍注意,便可发现周围好多小娃娃喊妈妈时,过来应声的却是四张后的中年女人,开始时大吃一惊,后来也就习惯了。 还不兴别人赶最后一波浪潮给娃添个伴么?
好处
生二胎固然有生的好处 譬如,娃长大后会多个至亲,有个陪伴,以后的日子亲人间相互搭手照顾对方,在婚姻,学业,工作各方面可以有人商量着行事,或者最不济可以让孩子学会谦让,学着心疼兄弟姐妹,不再独孤江湖,一宅到底。
所众周知,独生子女由于生长环境所限基本都有些以自我为中心,能够从内心去心疼家人的大概很少,更不用说周围的人了。凡事大都会争个输赢,不论对错。 有了二胎衬托,娃会慢慢学会妥协,学会做配角,不会人人争做公主,事事都由我定。二胎还能培养独生孩子踏入社会所需的情商,挫商,或者管它什么商,反正不会随便丧,动辄跳楼,或离家出走,成为一枚枚前赴后继的,暮气沉沉的衰人。
亲情丰厚外,第二个娃给四张就空巢的半老爹娘提供了又一份膝下承欢。高考后,一批批独娃展翅扑腾,离开爹娘,那些每日为孩子学习生活忙碌不已的留守中年忽地闲下来了。每日下班回家,两两相望,相对无言,唯有牵挂丝丝。当然那些忙得像dog的中年精英例外,因为他们即使一个娃也没有时间看护,更谈不上二娃了。
所以二娃的出现正好填补了他们的空虚,忙忙碌碌又开始带娃生涯。有了一娃的经验,无论生活的还是教育方面的,他们再带起娃来得心应手,可能有成功的经验,也可能是失败的教训,加上此时经济基础大多坚实了许多。二娃对他们来说是锦上添花,毕竟年老时多件棉袄或夹克,会更暖心
生二娃,好处肯定多多嘛。前提是,妈妈要年轻,经济实力要雄厚,父母要有一定的责任心和民主意识,不一定识很多字,但一定要识理。不然,怕是生得起,养不起,养得起,养得好不呢?
弊端
然而毕竟时光已旧,年过半百,搁在古代都当老年人了,身体机能自己各方面指标都已经往下走。你尽可以给自己灌鸡汤说自己心态年轻,再年轻那也是过去时了,身体年龄摆在那儿,不服不行呢。很多时候该和自己讲和便不要压迫自己。人生一世,草秋,什么年龄便做什么事,秋行夏令,害得不仅是自己还有娃。所以跟风有跟风的畅快,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这代价有时候很沉重。
教育娃不仅不仅有经济基础,更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跟年轻的父母比较起来,中年父母在辅导作业,照顾娃方面明显感觉吃不消,尽管经验丰富,孩子的成长需要的是活力四射的玩伴,学伴陪着他们跑跑跳跳,喊喊闹闹,你的经验在这些事情上早已黯然失色。
同时,中年得子还存在一个过分宠爱的问题。看着又一个小人在延续自己的生命,欣慰之余,更多的是无尽的宠爱,溺爱,因为他们年轻时的火爆和嘎嘣脆被渐渐柔软的东西一点点在充实。这些宠爱有时候是二娃一生噩梦的开始。
生还是不生
中年生二娃,有人是为情,有人是为钱,还有是为名,不管是为什么,一定不能少了责任和民主,否则是误娃,害己,还歉疚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