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我知道这不像话。”
——《麦田里的守望者》[美]J•D 塞林格
今天读完了这本买了很久却迟迟都没有翻开的书。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16岁的男孩,从被学校开除后,到回家以前三天里的事情。没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就在想,三天的事情写成整整一部小说,到底都写了些什么?又有什么可写的呢?
在通篇用了无数次的“他妈的、混账的”的语句里,呈现的是一位少年多变的心理和情绪。是的,他嘲笑一切,讨厌学校,甚至鄙视成人世界。他既热血、兴奋、好奇,又孤独、寂寞、沮丧,同时也敏感、多变。
可能存在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差异,美国较世界上其他大多数国家都显得奔放,所以,我可能没法对他的某些行为和活动产生共鸣,但是对于他的心理活动及变化还是能有些许同感。
是啊!谁没有过青春期?谁没有过叛逆期?只是我们叛逆的程度有些差异罢了。“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有多少个曾经的我们,胸无城府,内心耿直;青春热血,挥金如土;与世为敌,放浪形骸;不思进取,虚度光阴……那些在今天看来无比幼稚,无比可笑的行为在当时都不以为然。
其实,成熟真的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你不再能够无忧无虑,肆无忌惮;你甚至不能开心地大笑,放声地大哭,因为那是少年时期才能有的特权。你隐去了多少真实的内心,背负着多少现实的压力,而不得不每天戴着面具去工作和生活。
所以,羡慕的是你猝不及防的大笑,以及没有来由的大哭,还有你那可以肆意挥霍的青春,在那些一去不复返的时光里夹藏着多少美好而又青涩的动人故事,如今,无论怎样已俨然无法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