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跟大家一起学习探讨《论语》述而第七的二十一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我可以以他为鉴并加以改正。”
这里的“三”可以理解为有几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呢,“三”不是确定的量词,二三人,三五人,都可以,表示几个人,而且是泛指,也就是不特定的随意的几个人。“三人行”没有预先设定对象,有随意性和偶然性。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可以是我的老师。
第二层意思,“三”包括我、你、他,三种不同人称的对象。为什么这样理解?因为孔子所说的“三人行”,有一个前提就是“必有我师焉”,也就是说只要有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我是“三人行”中的主角,是学习者,抱着随时随地向别人学习,拜别人为师的态度,存在于同行人之中。你可以是我的老师,他也可以是我的老师。我呢始终是个学生。“善者”是老师,是榜样;“不善者”也是老师,是镜子,是反面教员。
第三层意思,“三”是指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第一类是“善者”,他们身上有优点、长处,值得我学习效法。第二类是“不善者”。不是说他们是坏人,而是指他们身上反映出来的一些不好的行为,短处、缺点。我是旁观者,旁观者清,别人身上存在的问题很容易看出来。所以孔子说,“其不善者而改之”,看到他们的错误缺点,就要提醒自己,反思有没有同样的问题需要改正。除了“善者”和“不善者”,最后第三类人,就是“我”自己了。“我”的身份,既是旁观者,又是学习者,更是取长补短的实践者。
其实说了这么多,就是说要虚心好学。
孔子认为学无常师,求学并非一定要有固定的老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到处都能找到学习的机会。孔子很好学,善学,他不仅学古之贤人,同时代的能人、高人,还随时随地向别人学习,善于在各种人身上发现其长处优点,拿来学习,也善于从别人身上的短处缺点中,找到自己需要改正的不足之处。
其实,孔子这句至理名言,早已为大家耳熟能详。道理人人都懂,但真要照着做,难度却很大。很多人的习惯是:见到别人好,会觉得不以为然,甚至会嫉妒、挑毛病;见到别人不好,更是指责、批评,如果伤害到自己,还会怨恨、报复。不仅没学到东西,而且也没有为善,这就是我们与圣贤的差距。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一个基本出发点,做到了这一点,就进入一种处处都有老师的境界了。周围的人,随时随地都在教育自己,提醒自己,考察自己,有这样的观点,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择善而从,充实和提升自己,也能见不善而改,反省和警醒自己。
我们学了论语,就要以孔子为榜样,从虚心好学开始,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