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巴尔扎克与小裁缝》,一部描写70年代知识青年下乡接受再教育的小说,作品是一位华裔作家,原著是法文,后经由中文翻译,流入中国,还拍了一部电影,刘烨和周迅主演。
有几点感想特别深刻:
第一:对书的渴望
文中描写了那个时代,外国文学名著是禁书。借由村民们对电影,书中的人物故事的渴望,再现了人们对于红色文学之外的世界的好奇,对于描写人性和百味人生的文学名著的如饥似渴。
看看今天,对于唾手而得的文学巨著,我们又是何等的没有时间和耐心去细细的品味,反倒是对于各种素食文化,各种短视频如痴如醉,而时间就在我们的手指不断滑动中溜走。
第二:文学对人的影响和再造
小裁缝偷尝了爱情的禁果,贪婪的吸吮着文学的甘泉,继而认同巴尔扎克的在书中表达的语言:女人的美是无价之宝,从而走出了大山,想要在外面的花花世界寻找自己的生活。
如果书还有第二部,如果小裁缝没有了新的源泉,我想,也许她会迷失在大城市的灯红酒绿里,继而开始兑现女人的无价之宝,岂不可怜可悲?
第三:关于爱情
爱情似乎是各个时代永恒的主题,不知道是那个特殊的年代,这份爱情里,确掺杂了那么复杂的因素。似乎是对原始欲望的放纵,对爱情的懵懂向往,对新生活的渴望,总觉得那份爱情了多了一些东西,让它失去了那份美好。
书中对于那个年代的描写并不见得多取巧,结尾还是很出乎意料的,尤其是小裁缝走出大山的那段,有一点点理解为什么历朝历代对于书和文化的又爱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