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创意写作班举办的故事分享会上,李一鸣闭着眼睛,在角落的沙发上听另一位成员在讲述自己高中时候的经历。那是一个下着瓢泼大雨的傍晚,因为自己是数学课代表,在给老师交班上同学的作业时,老师质问他,为什么还有三个同学的作业没有收上来,如此办事的效率,让老师很失望。曾翔讲这件事的时候,好像又回到了高中时代,脸上有一种委屈,虽然事情经过了这么多年,可见对他的影响还是很深。
“那天晚上,我没有回家”,他的目光看着打厅的另一头,空空荡荡的回声把倾听故事的人也带回了那个略显伤感和无奈的当初。“我从手腕摘下手表电话,因为上面有GPS定位系统。我准备离开学校,离开父母给我创造的一个舒适的环境,我内心问自己,为什么连老师交待的这点简单的事情都办不成,我想试一试如果离开父母,我会不会在外面能够独自生活一段时间。我想我身上的所有惰性都是因为过得太过舒服造成的。”
李一鸣完全理解曾翔的这个想法,他当年也是这样的。为了一件别人眼里很容易完成的任务,在自己手里搞砸了,为了不想面对第二天同学们诧异失望的眼神,那个晚上自己没有回家,而是躲进宜家,因为那里面经常有老头老太聚在一起聊天侃大山,于是他也觉得那是一个适合呆一阵的地方。后来索性他就不想出来了,快闭店的时候,他躲进卫生间,避开了夜班巡楼的保安,像一只小老鼠在宜家商场的角落里贴着墙蜷成一团,混混沉沉的睡一会儿,醒一会。
就在那个时候,他突然想起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叫做酒的东西,如果第二天能从这寒冷雨夜的商场回到家里,他一定要把爸爸喝得白酒痛痛快快的喝上几杯,据说那玩意有暖人的功效。
曾翔的故事跟自己很像,本想要远走高飞几天,可是坐公交车的途中,就下起了大雨。本来想去高铁站,搭乘任意一列高铁离开这个城市,但是大雨把前面的路给冲垮了,公交司机不得不告诉乘客,在高铁站前几站下车,徒步或者折回。那年夏天的大雨是近几十年最大的一次,全国多处汛情告急,交通受到严重的干扰。就连城镇之间的逗难以通行,更不要省际间的交通了。
他从公交车上下来,头顶着瓢泼大雨,在路边的商铺屋檐下站了很久,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在捷强烟酒超市的屋檐下,身上打着寒战,看见酒架上的红葡萄酒,想起爸爸带他们一家在东北哈尔滨过元旦,在一家高档餐厅打开一瓶红酒庆祝新年,屋外是零下十几度,室内确实温暖如春。红红的l蜡烛配着晶莹酒杯中的红酒,现在想来是那么的幸福。这样的场面,从此就种进了曾翔的脑海,为此,他在骨子里爱上了酒精。
在这次要求大家把当初跟酒精关联的故事讲出来,挖掘自己上酒瘾的根源,每个人的故事不能说像戏剧般的精彩,但是确是渗透了自己的怀念。
曾翔和李一鸣的故事结局是相同的,父母那个晚上都急疯了,事后都说当初他们就想一件事:只要孩子没出事,以后做什么都让着他。
当然,大人的话都不能太信,但是对于孩子宽容一些,的确都是做到了。李一鸣和曾翔的要求分别得到了部分满足:李一鸣喝了一大茶缸的白酒,昏睡到第二天中午,曾翔在自己的房间点起蜡烛,开了一瓶红酒傻呵呵的笑了一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