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A第一讲

CVA第一讲主要讲解了财务报表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两块内容。

财务报表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

财务报表主要分成四张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四张表中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变动描述的都是存量的概念,而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体现的则是流量的概念。

四张表其实是一张表;资产负债表是核心,其他三张表是对资产负债表某个侧面的说明。

企业常见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投资、生产销售及日常费用等活动都会影响财务报表中至少两类账户。

财务报表分析

关注表内业务的同时,不能忽视表外业务。其中表外负债值得关注,表外负债的主要形式包括:担保、诉讼、经营性租赁、未来支付义务、房地产公司未来年度的支付义务、养老金等。

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三个原因:会计差错、盈余管理和财务造假。

盈余管理常用手段包括:

会计估计:资产减值、股份支付费用、其他准备计提等。

会计政策:折旧政策、费用资本化、投资收益等。

人为调整:赊销政策、成本确认时点的选择、营业外收入。

财务造假的一般类型包括:

损益调整:虚增收入、虚减成本、提前确认收入、延期确认收入、非营业性收入经常化。

虚增资产:虚增资产、虚增负债、表内外负债表外化。

现金流调节:投资活动现金流转经营活动现金、筹资活动现金流转经营活动现金。

做好财务分析需要理解财务指标、把握勾稽关系、运用行业比较。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有: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质量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中

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有: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流动负债合计)、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负债合计)。

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比率有:资产负债率(负债合计/资产合计)、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财务费用)。

反映企业获利能力比率有: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权益报酬率(净利润/平均普通股股东权益)。

反映企业资产管理能力的比率有:存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存货)、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应付账款)、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经营流动资产)、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经营性循环周期(经营周期-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反映企业收现能力的比率:销售收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 入)、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产总额)、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平均普通股股数)。

反映企业市场价值的比率:市盈率(每股股价/每股收益)、市净率(每股股价/每股净资产)。

杜邦分析: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 * 资产周转率 * 权益乘数=(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股东权益) = (净利润/税前利润)*(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股东权益)

警惕财务比率失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