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 改变 成长
------听薛法根老师《儿童阅读课程构建》讲座有感
昨天晚上听了一次薛老师的讲座,但总觉得理解得不够透彻,今天专门挑选了一个较长的空闲时间,气定神闲地又认真地听了一遍,一边听一边做笔记,来不及记便点暂停或返回去直到听明白记清楚为止。这样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支撑又扎根泥土的方法指导的讲座,真是听到恨晚。
薛老师先从阅读的价值定位和儿童阅读课程关系的梳理这两方面切入进行了思考,然后介绍了他们学校智慧理念下的儿童课程的建构。内容丰富、事例典型生动、语言幽默风趣,引发了我许多的思考。
一、一个不真正重视阅读的学校是没有发展的。
现如今的学校,看似都在喊阅读。但真正有自己学校一整套阅读课程构建体系的少之又少,正如薛老师说的只是做了一个阅读书单或表格式的阅读目录。目标不明确、没有连续性阶梯式的课程、也没有实施阅读的方案,更没有适合各年段特点的评价,只是在泛泛地读,盲目地读,没有方法、没有指导、没有思考地读。今天举行一个活动,明天过一个阅读的节,学生到头来没有学会如何去阅读,也不会通过阅读进行学习,更不能让阅读浸润或改变自己的生活。只有把阅读当作一门课程,去研究探索构建,才能推动学校的发展。否则还是任世界向前发展,唯我不变。
二、一个不真正重视阅读的老师是没有前途的。
在这个貌似每位老师都重视阅读的时代,老师自己却不读书。每学期平均读两本书的老师为数不多更不用谈博览群书了,薛老师谈到了读书,他认为茶香和书香飘溢着的生活是一种享受,只有打开了一本书,就打开了通向了世界的大门。反思自己,总吝啬于对买书的投资,时间也被乱七八糟的事情所挤掉,但凡有一点点空闲还成了手机的俘虏。相比我周围的同事,我还是相对比较爱读书爱学习的,但比比薛老师谈到的读书境界,相差甚远。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读半小时书,自己每天是否坚持够20分钟纸质书的阅读。一个不读书的老师怎么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一个不读书的老师怎么能称得上是一位好老师?一个不读书的老师怎么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终究只是位教书匠罢了。
三、一个不喜欢阅读的孩子是没有未来的。
阅读是一个人生命成长中美好的活动,是一条流淌着奶和蜜的河流。一个孩子的生命中没有阅读,他的生命是单调的、乏味的。他的生活也是枯燥的、呆板的。他虽然也在这个世间来过,但他却是白白的走了一遭。平常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无理无趣无人性的人,大多在儿时一定没有书的滋养、阅读的浸染。他的处事态度与能力没有得到引导与发展,这样的孩子一生活成了悲剧。我们可以平凡、平庸,但我们一定要有趣有味。只有在童年时代播下阅读的种子,伴随着他的成长,最终在他的心中长成参天大树。无论他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他的生活一定是有温度的,那他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我们作为一线的普通教师,无法驾驭学校的阅读课程的建构,但可以从自己热爱阅读开始,一本一本地去读,一天一天半个小时的坚持。让老师爱读书的火苗点燃学生爱读书的世界,确立自己班级的读书目标,构建自己班级的阅读课程,推广整本书阅读的方法。造福一班学生,成就学生美好的未来。努力做一个好老师!